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内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内科护理

于秀琴

于秀琴(塔河县人民医院1652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248-02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治疗与护理,病人水肿减轻,水、电解质保持平衡,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字】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科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并常伴有少尿等特点的,并可以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所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故临床上多称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少数病人是由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较高,男女之比约为2~3:1。此病有自愈倾向,常在数月内临床痊愈。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殖,内皮细胞浆呈连拱状改变,致使内皮窗消失,在毛细血管腔和系膜区可见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内皮下、系膜区或基膜区内可见少量小的电子致密沉积物,基膜有局部裂隙或中断,邻近上皮下沉积物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并有微绒毛的形成。

【病因与发病机制】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动物实验的研究已知本病多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证据如下:本病常在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丹毒、化脓性皮肤病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病,其发病季节与链球菌感染流行季节一致,如由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者常在冬春,而皮肤化脓性疾病引起者常在夏秋。病人血中抗溶血性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高。在感染季节用抗生素控制链球菌感染可同时减少急性肾炎的发病率。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链球菌都能引起肾炎,只有所谓致肾炎菌类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才能引起此病。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是否发生急性肾炎及其严重性之间并无一致性。

链球菌感染后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异常,主要在肾小球内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具体过程为:细菌抗原进入体内数周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免疫复合物形成后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炎症介质等导致肾小球损伤。

其他致病细菌有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及伤寒杆菌等。此外,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支原体、原虫及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后亦可发生本病。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焦虑与缺乏诊断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或对治疗及预后不可知有关

2.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水钠潴留有关

3.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不振,摄入量减少有关

4.潜在并发症: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计划与实施】

通过治疗与护理,病人能够:表现出对治疗和预后的积极态度。水肿减轻,水、电解质保持平衡。维持营养平衡。无并发症发生。

(一)一般护理

1.减轻病人焦虑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以增加病人的防御能力。告诉病人绝大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预后良好。病人可于数周内出现利尿、消肿、降压。仅少数的病人遗留尿异常和高血压而转成慢性肾炎,只有不到1%的病人可因急性肾衰竭救治不当而死亡。

2.观察病情注意观察病人水肿的部位、程度,有无头昏、头痛等症状。评估病人每日的尿量、性状及能承受的活动量。密切观察血压及体重改变的情况,血压的变化能反应血容量的变化,而体重的增加则能反应水在体内的潴留。

3.活动与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如下床在室内活动或到室外散步。可建议病人使用摇椅,这样即可休息,又可活动。卧床休息两周后,应继续限制活动大约一个月,三个月内避免体力活动。血沉正常时可恢复上学,但应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一年后方可正常活动。

4.维持营养平衡饮食控制主要是根据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程度而定。一般认为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入量应保持正常,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g供给。但出现氮质血症及明显少尿阶段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按每日每千克体重0.5g供给,并给予优质蛋白,即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等,以达到既减轻肾脏排泄氮质的负担,又保证一定营养的目的。热能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及脂肪,脂肪以植物性脂肪为主。

在水肿及高血压时,每日食盐以1~2g为宜。如果病人出现少尿或高钾血症,应限制富含钾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山药、香蕉、枣、坚果、浓肉汤、菜汤等。

根据病人的尿量适当控制液体摄入,一般计算方法是前一天病人尿量再加500~1000ml。发生严重水肿、少尿或无尿者液体入量应低于1000ml。

(二)药物治疗与护理

急性肾炎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容量增大,发生水肿、高血压,直至循环过度负荷,心功能不全,故利尿降压是对症治疗的重点。

1.利尿药轻度、中度水肿者,通过卧床休息、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即可缓解水肿。高度水肿者应使用利尿药,通过利尿药的使用可达到消肿、降压,预防心、脑并发症的目的。常用的利尿药有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及保钾利尿药。

速尿为袢利尿药代表性药物,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抑制其中的共同转运载体蛋白,抑制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排出大量低渗尿。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静脉输注后2~5分钟起效,30分钟达高峰,但维持时间短暂。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钾,低氯性碱中毒。耳毒性。

噻嗪类利尿药作用机制为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同转运载体,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其利尿作用温和、持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水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等。代表性药物为氢氯噻嗪。

保钾利尿药为醛固酮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远段和集合管,排水,排Na+,保K+。一般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其利尿作用慢且弱,一般服用一天后才显效,3~4天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久,一般停药后仍可维持一周。保钾利尿药的不良反应较少,长期使用可引起高血钾。其代表性药物为螺内酯。

2.降压药物积极而稳步地控制血压对于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预防心、脑并发症是很必要的。如果经过休息、控制水盐,利尿后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服用降压药物。常用的药物为普萘洛尔,每日3次口服。还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分次口服,或者使用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每日2次。

3.抗炎药物对尚留存在体内的前驱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应积极治疗。由于前驱感染病灶有时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故即使找不到明确感染病灶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也主张使用青霉素(过敏者更换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规治疗两周左右,但不主张常规长期用药。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少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可做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应用青霉素不少于两周。

4.中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属实证,根据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因此可分别予以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但应注意目前有文献报道防己、厚朴和马兜铃等中药可引起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应避免应用上述中药。

(三)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特别是下列两种情况:出现急性肾衰竭,特别是发生高血钾时。严重水钠潴留,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者。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四)健康指导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均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因此护士应指导病人出院后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身体防御机能,改善环境卫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嘱病人及家属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另外应积极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咽炎、龋齿、鼻窦炎及中耳炎。指导病人及家属有关药物的剂量、副作用及服用时的注意事项。教会病人及家属计算出入量、测量体重和血压的方法。指导病人避免接触有害于肾的因素,如劳累、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另外叮嘱病人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耽误。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病人是否达到:水肿减轻,水、电解质保持平衡;维持营养平衡;无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杨瑞芳.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职业与健康,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