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酸碱平衡失调的诊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烧伤病人酸碱平衡失调的诊疗

徐长广

徐长广(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128-02

【摘要】目的讨论烧伤病人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上首先要去除病因,并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酸中毒则用碱液治疗,防止心血管衰竭。

【关键词】烧伤酸碱平衡失调诊疗

严重烧伤后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其次为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较少见。我院自2009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烧伤患者36例,经过治疗患者基本痊愈,临床治疗分析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19~65岁。治疗后疗效显著16例,良好18例,一般2例。

2代谢性酸中毒

2.1病因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重碳酸盐的丢失或酸的堆积引起的。氢离子H+过多,主要是代谢产酸增多。严重烧伤休克及并发脓毒症时,组织灌注不良,细胞缺氧,物质降解代谢不全,能继续代谢及不能继续代谢的非挥发酸堆积。复苏补液以后,可继续代谢的非挥发性酸经HCO3/H2CO3缓冲作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能继续代谢的非挥发性酸经肾脏排出。但是在严重烧伤后,肾小管排泄H+能力减退。这些都是造成严重烧伤后休克期及并发脓毒症时产生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

2.2诊断

2.2.1临床表现:①呼吸深快。②减弱心肌的收缩力,引起心律紊乱,降低心肌和外周血管对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刺激的反应性。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③肌张力减退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④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可导致意识障碍。

2.2.2血气分析:动脉血pH、血浆碳酸氢根HCO3-、剩余碱(BE)、缓冲碱(BB)均降低。

2.3治疗轻症不需碱性药物治疗。严重酸中毒(血浆pHi7.2或血浆HCO3-<15ret001)则用碱液治疗,防止心血管衰竭。常用的静脉注射碱液为碳酸氢钠和乳酸钠。

3呼吸性酸中毒

3.1病因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及时呼出,造成在体内潴留,PaCO2升高的结果。因此烧伤后任何原因引起的通气不良均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有:吸入性损伤,头部环状深部烧伤,误吸,喉痉挛,肺部感染,肺不张,由药物或损伤引起的呼吸中枢抑制,环形胸壁烧伤,气胸,严重低钾血症呼吸肌肉疲惫,严重心衰,机械通气不良等。

3.2诊断

3.2.1临床表现:①呼吸困难、换气不足:气促、胸闷、头痛、发绀等。②心血管系统状况:由于CO2潴留,开始时血压升高,严重时血压下降;有时突然发生心室纤颤。③神志变化:高碳酸血症时可出现倦睡、神志不清,甚至谵妄、昏迷等。

3.2.2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显示pH降低,PaCO2升高,PaO2可降低。

3.3治疗治疗上主要是排除通气障碍,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清除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回苏灵)等。一般不给碱性药物,除非pH下降甚剧。给氧时,氧浓度不能太高(<40%),以免抑制呼吸。

4代谢性碱中毒

4.1病因烧伤后代谢性碱中毒大多系医源性的。主要是休克复苏过程中或纠正酸中毒时输入过量的碱性溶液所致。其次是由于烧伤后并发症引起的,使血浆HCO3增多。

4.2诊断

4.2.1临床表现:①呼吸浅慢。②精神症状:躁动、兴奋、谵妄、嗜睡、昏迷等,可能为脑组织缺氧所致。③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手足搐搦、腱反射亢进等。

4.2.2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显示血pH升高,剩余碱(BE)、标准碱(SB)和缓冲碱(BB)均升高,呼吸代偿时PaCO2上升。

4.3治疗治疗上应着重处理病因,轻症可补充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促使HCO3排出和稀释HCO2浓度,由于盐水中Na+、Cl+含量相等,Cl-的含量较血清Cl的含量约多1/3,故能纠正低氯性碱中毒。重症病例可给予一定量酸性药,如0.9%NH4Cl、盐酸葡萄糖液、精氨酸盐酸盐等。

5呼吸性碱中毒

5.1病因

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肺通气过度,二氧化碳排出过多所致。烧伤后造成通气过度的原因较多,如任何原因所致之缺氧、高代谢、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肺部疾患、以及机械通气时潮气量过大等。常见的是由于代谢性酸中毒所致之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5.2诊断

5.2.1临床表现:①呼吸深快,但待PaCO2降低,则可抑制中枢而使呼吸浅慢,甚至间断叹息样呼吸。②感觉异常及抽搐,这是碱中毒时血清游离钙降低而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③组织缺氧:病人有头痛、头晕、精神症状及乳酸、酮体的潴留等。

5.2.2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显示:pH升高,PaCO2降低,HCO2可代偿性降低。

5.3治疗

治疗上处理病因,增加CO2吸入,以提高血中CO2分压,可用口罩罩于患者口鼻,使其吸回呼出的CO2也可吸入含5%CO2的氧气。有抽搐者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必要时可重复。

参考文献

[1]关魁,陈茵.严重烧伤后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孙业祥.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酸碱失衡类型初探[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