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措施分析

农冠良

(广西天等县人民医院广西天等532800)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措施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已经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28例,进行急救措施,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PaCO2等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进行急救后,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PaCO2明显降低,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过程及结束两小时内死亡1例,急救总有效率达96.4%。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救措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急救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9;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84-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憋气等临床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气道高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且具有气流受阻的特征,疾病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疾病不断迁延发展,患者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综合症状,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影响气体交换功能,诱发呼吸衰竭[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急、预后差,因此临床发现此类患者因积极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本课题对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措施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已经确诊已经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28例,年龄均在60~75岁间,平均年龄为(64.24士6.23)岁。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指南》诊断标准[3]。(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1.3排除标准

凡患者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应剔除:(1)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损害;(2)有较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3)有严重精神疾患的患者。

1.4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呼吸道清洁,促进痰液排排出,包括拍背帮助患者吐痰或用吸痰器吸痰。呼吸道通畅后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正常呼吸,并且帮助患者寻找合适体位,出现左心衰时可采取坐位或是半卧位。(2)根据并发症及病情给予患者合理药物治疗,如缓解支气管痉挛药、止咳化痰药、抗感染药等,缓解患者症状,减轻呼吸阻碍;(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减轻或避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4)无创呼吸机应用,选择合适的面罩连接呼吸机,设定参数状S/T、备用呼吸频率8次/min,初始氧流量保持在2L/min,吸气压力(IPAP)8cmH2O,30min后开始逐渐上升,根据身体反应进行调试,达到最大临床效果,可达到18cmH2O[4]。

1.5观察指标

抢救2h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PaCO2等指标的变化。

1.6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用x-±s来表示数据,两组间对照以t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多组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急救前,心率113±2.1次/min,收缩压130±5mmHg,舒张压79±4mmHg,呼吸频率30±6次/min,氧饱和度62±3mmHg,PaCO279±3mmHg;进行急救后,患者心率98±2次/min、收缩压123±2mmHg,舒张压74±311mmHg、呼吸频率20±0.6次/min、氧饱和度97±4mmHg,PaCO26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急救过程及结束2h内,出现1例患者死亡,此患者既往心脏病病史,抢救过程中发生猝死。急救总有效率达96.4%。

2.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气流受阻、气道慢性炎症等原因,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5],患者常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疾病不断发展恶化易导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情危重,因此临床上应给予此类患者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如低流量吸氧、止咳平喘、化痰、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机械通气包括有创和无创,临床经验证实,有创机械通气容易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非必要情况不主张采用有创通气[6]。无创通气不需要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避免感染发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本课题对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措施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急救后患者心率、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PaCO2明显降低,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过程及结束两小时内死亡1例,急救总有效率达96.4%。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时、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孙秀丽.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门诊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4):41-42.

[2]王媛.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8):62-63.

[3]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01):1-12.

[4]胡海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8(04):102-103.

[5]陈红红,何桂芳,罗斯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精神障碍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28-329.

[6]常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措施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