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王明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王明娟

王明娟

湖南省脑科医院普外科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较治疗前均大幅度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肠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肠梗阻;心理状态;影响

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是普外科中的常见疾病,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常使患者死亡,据有关数据统计,肠梗阻的死亡率一般为5~10%[1]。发病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停止排便排气等,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巨大压力,及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配合治疗,缓解心理压力,对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肠梗阻诊断治疗学》的标准诊断[2],按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3.2±4.6)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1.1±5.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由于该病患者病情变化快,临床症状突出,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因此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与心理疏导,为患者普及肠梗阻的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肠梗阻的认识,并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过程、以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进行肠胃减压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并嘱咐患者抬高头部,使胃管下行。②术中护理:入室后,与患者亲密交谈,获取患者信任,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实施麻醉时,动作应尽量轻柔,为患者交接麻醉效果和手术效果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配合,手术过程中,避免患者产生精神紧张,消除患者情绪波动,保证手术顺利。③术后护理:手术后,关心患者,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按时休息,避免餐后剧烈运动,为患者讲解适当活动为肠道功能恢复的意义,嘱咐患者术后不能自行排便,给予排便指导,降低患者排便习惯改变带来抵触情绪。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脉搏、体温、呼吸以及血压等情况,梗阻解除后可进食,但应以流食为主,术后为患者营造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加强基础护理。

1.3观察指标

参照焦虑自评量表[2](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参照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价患者抑郁情况;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大幅度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详见表2。

3讨论

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肠腔内,本病因肠内异物堵塞,肠肌痉挛等引起,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患者还会有持续性剧烈腹痛、体温升高、脉搏加快以及血压下降等,甚至有少部分患者会有休克倾向[4]。目前该病死亡率在5~10%,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多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年龄偏大、心肺功能不全等。

肠梗阻患者一般发病较急,切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禁食等治疗,患者此时会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之患者在患病期间,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5]。综合性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血压、并发症以及功能训练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由于肠梗阻患者的发病部位多在小肠,当小肠发生机械性阻塞,其生理位置不可逆变化,并伴随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腹痛等症状[6]。此时,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紧张等消极情绪,加之肠梗阻患者通常会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不够,通过了解患者文化水平,采用通俗的语言为患者讲解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目的,让患者更加了解肠梗阻,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到时时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恢复。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还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上述结果充分说明了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肠梗阻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肠梗阻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方锐,梁,李玉梅,赵卫红,刘志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33(2):346-346.

[2]潘玉升,罗捷,李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应用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3):528-530.

[3]毕君子.心理护理在老年肠梗阻患者应用探究[J].大家健康,2014,43(10):131-131.

[4]唐款秋,周少波.心理护理对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18):10-12.

[5]龙涛.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54-155.

[6]王丽巍.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