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与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与安全性

费莉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浙江余姚315400)

【摘要】目的:分析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于我院行腹腔内镜检查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深度镇静麻醉,而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比对。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与退镜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插镜时的血压、心率与检查前相比明显升高,且其血氧饱和度产生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插镜时的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却无显著变化。在检查过程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61%)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深度镇静麻醉应用于腹腔内镜检查中的诊断效果极佳,该麻醉方法能够将患者在检查中产生的并发生情况进行减少,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关键词】腹腔内镜;深度镇静麻醉;诊断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61-02

腹腔内镜检查的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治中[1-2]。但是,该检查方法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我院对部分患者采用了深度镇静麻醉,分析了在该麻醉方法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与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于我院行腹腔内镜检查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女30例,男36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为(42.58±2.55)岁;肠镜检查20例,胃镜检查46例。对照组女32例,男34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为(42.46±2.76)岁;肠镜检查22例,胃镜检查44例。排除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腹腔内镜类型后,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在进行麻醉前,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与血常规检查;将所有患者静脉进行开放,连接三通,并通过鼻导管为患者输送氧气;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在使用腹腔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前,应明确其检查要求。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深度镇静麻醉,而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麻醉。深度镇静麻醉的方法如下:麻醉药采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10057)与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27),其中,异丙酚的给药速度为4ml/10s,该药物的规格为50ml:0.5g;咪达唑仑注射液的给药速度为2mg/min,该药物的规格为1ml:5mg。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比对。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处理本文数据的软件是SPSS20.0,t检验计量资料(x-±s),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判断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比较两组检查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检查前与退镜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插镜时的血压、心率与检查前相比明显升高,且其血氧饱和度产生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插镜时的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却无显著变化。具体见表。

注:与检查前相比,*P<0.05。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在检查过程中,观察组产生7例并发症,其中,咳嗽4例,恶心呕吐1例,咽部不适2例,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1%;对照组产生18例并发症,其中,躁动2例,咳嗽8例,恶心呕吐2例,咽部不适6例,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97,P<0.05)。

3.讨论

腹腔内镜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创口小、出血量少等特点,能够对疾病进行有效地诊断[3]。但是临床上有研究表示,该检查方法需要在良好的麻醉状态下进行,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干扰。

深度镇静麻醉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的麻醉方法[4]。咪达唑仑注射液与双异丙酚能够使患者进入熟睡状态,以上两种药物均具有镇静、镇痛、减慢心率、降血压等作用,不仅能够将患者心血管的稳定状态进行有效地维持,能够将其痛苦进行缓解,而且还能够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提高,同时还能将患者躁动、咳嗽、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有效地减少。另外,深度镇静麻醉还能将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降低[5]。因此,本文分析了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与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检查前与退镜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插镜时的血压、心率与检查前相比明显升高,且其血氧饱和度产生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插镜时的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却无显著变化。在检查过程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61%)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将深度镇静麻醉应用于腹腔内镜检查中的诊断效果极佳,该麻醉方法能够将患者在检查中产生的并发生情况进行减少,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于立玲.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33):66-67.

[2]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初评[J].大家健康,2016,10(08):69-70.

[3]孙川力,刘俐,张立君等.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02):248-250.

[4]吴金丽,曾祥刚.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11):114.

[5]任杰.深渡镇镜下腹腔内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7):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