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三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14
/ 2

浅析高三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田永慧

(宣化一中,河北张家口075100)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课文阅读,阅读能力则是关键,就目前学生阅读能力差,兴趣不高等常见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法,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实践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模式教学;巩固提升

普通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指导一线教师有效实施英语新课程,提出了八条教学建议,其中有三条建议对我们的阅读教学很有指导价值:1.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课文阅读,它具有双重性:一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二是通过阅读,使学生不断学到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分值比例和阅读量一直在递增,已经占到总题量的85%。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成为学生高考英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一、什么是阅读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阅读能力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辨认,加工,处理,获取作者意图的能力。研究表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大致有二个层次。对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把握主要事实和线索,是第一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能对作者的意图,态度,观点及寓意有正确的理解,是第二层次。

二、理论依据

《2015年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理解的要求:“加强语篇、语境和语义的概念体系,将语言知识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只有正确理解语境、语义,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要增加知识和阅读的储备量,扩大知识面,既要理解字面意思,也要理解深层含义,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

三、目标

精选国内外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性教材,预定通过两年的时间,接近或达到大纲规定的“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不同题材的材料。”的要求,其中词汇量掌握3500个,阅读速度每分钟70-80个词,平均理解准确率达75%以上。

四、存在问题

通过关于英语阅读理解存在问题的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高中英语阅读的方法及步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应从两方面着手:1、提高阅读速度;2、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率。提高阅读速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直接制约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指读、唇读、过多的回视等。

阅读准确率表现在:1、词汇解码困难。阅读过程首先是对单个词汇的解码过程。2、长难句分析困难。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英语中倒装、省略也是很难理解的部分。

五、主要过程

针对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所暴露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制定了步骤,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015年8月---2015年12月)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接着进行扩大视距的训练。要求学生阅读时,眼球每次移动的视距由原先的词或词组过渡到一个简单句,然后再进展到整个复合句,以迅速抓住整句乃至整段的中心,进而理解全文的大意。

第二阶段:夯实阅读基础(2016年1月---2016年7月)

在这一阶段训练中,相对降低读速要求,追求较高的理解准确率,运用有效的阅读法。

1、浏览。训练学生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前,先浏览目录、小标题、前言(说明)和相关图表;

2、设问。设置读前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初步获得的信息,尽可能预先设置一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真正展开阅读。

3、阅读。正式阅读。训练学生仔细地阅读文章和回答自行提出的问题,并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的地方划线,以突出重点。

4、列举。列提纲。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文章的纲要列举出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5、复现。摘录笔记。及时复习阅读笔记,以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巩固所学到的新词汇、新词组,并用口、笔头形式进行复述。

第三阶段:专项训练(2016年8月---2017年2月)

1、篇章理解能力的专项训练

阅读理解要渗透理解的3个层次。即:表层理解——获取文章字面的信息;深层理解——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结合作品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据此设计教学过程。

2、理解文章重要细节的专项训练

(1)概括一般文章的5种细节,即:描写性细节、说明性细节、事实性细节、说理性细节和比较性细节。

(2)分析图表或图示,从中找出重要细节。

3、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专题训练

第四阶段:阅读技巧的训练(2017年3月---2017年5月)

1、预测(Prediction):从标题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抓住主题句(TopicSentence)、关键词(KeyWords),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2、掠读(Skimming):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3、查读(Scanning):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读,以回答个别细节问题。

4、猜词技巧:结合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猜测词义的训练。

第五阶段:变速阅读训练(2017年6月---2017年8月)

为了解决好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之间的矛盾,指导学生尝试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调整阅读速度,合理分配时间。阅读目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速度的关系可用图表说明如下:

有了前四阶段的训练,第五阶段读速和理解准确率协调发展任务的完成基本上就已水到渠成了。

六、成果展示。

1、提高了师生对英语阅读的新认识。

2、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养成了及时进行阅读教学反思、及时经验积累的好习惯。

3、发表教研论文,推广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Goddman,K.S.1971.“PsycholinguisticUniversalsintheReadingProcess”.P.Pimsleur&T.Quinn(eds.)ThePsychologyofSecondLanguageLearning

[2]Johonson,P.1982.“EffectsonReadingComprehensionofBuildingBackgroundKnowledge”.TESOLQuarterly,16(4)

[3]赵进,“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作者简介:田永慧(1978年4月—),女,河北张家口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词汇教学及阅读理解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