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检查393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宫腔镜检查393例临床分析

杨元菊刘信芳

杨元菊刘信芳(湖北石首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石首4344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断治疗子宫腔内病变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0月393例宫腔镜检查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病变310例,阳性率78.88%。包括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及宫颈管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粘连、节育器嵌顿等,在检查同时行定位活检或内膜诊刮、小的息肉及肌瘤的摘除、取环等手术,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结论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手段,对可疑病变进行定位活检,是诊断宫腔内疾病的金标准。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宫腔内病变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检查在妇科临床领域中广泛应用,它可直观地了解宫腔内病变情况,酌情定位活检或手术,达到诊疗效果。现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0月共进行393例宫腔镜检查,现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8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393例,年龄20-69岁,平均38.5岁。

1.2宫腔镜检查指征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的异常阴道流血;评估B超异常的宫腔回声或占位性病变;宫腔异物、宫内节育器定位或取出;宫腔粘连的诊断等。

1.3仪器与方法仪器:日本Olympus连续灌流式直径4.5mm硬管型宫腔镜。检查方法: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检查,有阴道出血者等出血减少或停止后检查。术前常规体检,除外急性生殖道感染和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禁忌症后进行。术前半小时肛门塞双氯酚酸钠栓1枚,取膀胱截石位,以0.5%碘伏消毒后铺巾,再次消毒阴道、宫颈,用2%利多卡因棉签插入宫颈管内口,浸润麻醉1-2分钟,以0.9%氯化钠液或5%甘露醇为膨宫介质,宫腔压力80~100mmhg,缓慢置镜依次观察宫底、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子宫前后壁、整个宫腔及宫颈管内情况,酌情定位活检或诊刮,较小的带蒂粘膜下肌瘤或小息肉的摘除并送病检。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结果

393例患者中有310例发现宫腔内病变,阳性率78.88%。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过长90例,占22.9%;子宫内膜及宫颈管息肉共76例,占19.34%;子宫粘膜下肌瘤35例,占8.91%;宫腔粘连30例,占7.63%;子宫内膜炎20例,占5.09%;子宫内膜菲薄7例,占1.78%;环嵌顿、子宫不全纵隔各6例,各占1.53%;子宫内膜癌5例,占1.22%;宫腔积脓、残余环、胎盘残留各3例,各占0.76%,宫颈癌、胎骨残留各1例,各占0.25%。所有检查中除11例出现轻度人流综合症经对症治疗好转外,无子宫穿孔、水中毒、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和宫腔内占位病变是妇科常见、多发病,90年代前多采用传统的诊刮、B超等方法协助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超声下难以鉴别。本组76例子宫内膜及宫颈息肉中,仅25例B超考虑内膜息肉,其余均考虑内膜增厚或正常。子宫粘膜下肌瘤35例中,B超竟10例未发现直径约1-2cm的粘膜下肌瘤。超声虽然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创等特点,对诊断盆腔包块作用明显,但对<1cm的宫内病变不易发现[1],只能发现宫腔回声增强与增厚,而宫腔镜检查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传统的诊刮均为盲视手术,常常漏刮。夏恩兰报道,即使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刮宫后内膜残留率高达20-30%[2]。

宫腔镜检查可以进入宫腔,直接观察整个宫腔形态、颜色,无盲区,全面了解子宫内膜生理及病理改变,包括内膜色泽、厚度、血管网的排列,可在直视下对宫腔内可疑病变部位进入定位活检,具有直观、准确、微创等特点,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3]。镜体前端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图形具有一定放大效应,对宫内占位病变及异常内膜的分辨率高,观察更清晰,降低了漏诊几率[4]。本组310例宫腔病变中有280例宫腔经检查同时行子宫内膜活检或诊刮,息肉、小的粘膜下肌瘤摘除,异物嵌顿环的取出等手术,达到了一次性论断或治疗的效果,避免了误诊、漏诊或许多二次手术的痛苦。本组393例检查中仅11例出现轻微人流综合症。但宫腔镜检查有时可导致子宫穿孔、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4],所以检查应注意:①观察细致、避免遗漏病变;②取材合理、完整,为病理学检查提供良好标本,提高诊断率;③严格掌握宫腔镜检查禁忌证;④避免宫腔压力过大,尤其是疑诊癌变病例要低压膨宫。总之,宫腔镜检查操作简单、经济安全,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有力手段,与病检结合是诊断宫腔内疾病的金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耿英、殷红莉、张志茹等应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定位活组织检查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疾病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2):1091。

[2]夏恩兰主编?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

[3]段华?宫腔镜应用范围、变化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44-646

[4]夏恩兰?宫腔镜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