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邓天良

(广元市剑阁县中医院麻醉科;四川广元6283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以麻醉诱导、苏醒、拔管时间长短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为麻醉效果的评定指标,评价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结果丙泊酚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苏醒、拔管时间与异氟醚组相比均较短,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异氟醚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进行胆囊切除等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丙泊酚的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方式,起效迅速,患者苏醒较快,可在术后短时间内拔管,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等基本生命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可靠,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手术中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异氟醚,吸入麻醉,临床效果

Comparativeanalysisofpropofoltarget-controlledinfusionanesthesiaandisofluraneinhalationanesthesia

Dengtianliang

Jiang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628300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clinicalefficacyofpropofoltarget-controlledinfusionanesthesiawithisofluraneinhalationanesthesia.METHODS:NinetypatientsscheduledforelectivesurgeryfromJanuary2014toSeptember2016wereselectedassubjects.Thedurationofanesthesiainduction,recovery,durationofextubationand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wereevaluatedastheanesthesiaindexes.Thepropofoltarget-controlledinfusionwasevaluatedbytherandomdigitalmethod.Anestheticeffectofintravenousanesthesiaandisofluraneinhalationanesthesia.ResultsTheanesthesiainduction,recoveryandextubationtimewereshorterinthepropofolgroupthanintheisofluranegroup,and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suchasnauseaandvomitingwaslowerinthepropofolgroupcomparedwiththeisofluranegroup(P0.05).ConclusionPropofolisaneffectivetarget-controlledinfusionanesthesiainpatientsundergoinggeneralsurgerysuchascholecystectomy.Therapidonsetofactionandrapidrecoveryofthepatientcanbeextubatedinashorttimeaftersurgery.Thepatient'shemodynamicsandotherbasiclifefunctionhadnosignificanteffect,safeandreliable,itisworthinthefutureclinicalsurgeryforfurtherpromotion.

Keywords:propofol,feedbacktarget-controlledinfusion,isoflurane,inhalationanesthesia,clinicaloutcome

临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影响。合适的麻醉方式,可在短时间内实现麻醉诱导及苏醒,且能够保持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稳定,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无严重影响[1]。异氟醚吸入麻醉具有调节方便、肌松药物使用量低、术后肌力变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等优点,但存在苏醒时间较长,造成呼吸道管理难度大,影响呼吸和循环稳定,恶性高热发生的风险等缺点。丙泊酚全静脉麻醉诱导迅速、过程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靶控输注TCI(Target-controlledinfusion)即目标药物浓度输注,是一种精确的给药方式,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下行静脉麻醉(TIVA)可提高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可控程度[2]。近年来我院引入靶控输注TCI技术,并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等普外科手术中,效果较好。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0例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在18-60周岁;(2)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麻醉风险评价等级为ASAⅠ-Ⅱ级;(3)无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疾病;(4)不吸烟,不嗜酒;(5)无手术史;(6)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出血量过高,术中进行输血操作;(2)术中更换麻醉药物;(3)中转。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异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45例。其中异氟醚组男性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7±14.1岁,手术类型:鼻息肉切除术20例、乳腺癌根治术12例、胆囊切除术13例。丙泊酚组男性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7±12.4岁,手术类型:鼻息肉切除术19例、乳腺癌根治术13例、胆囊切除术23例。两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30min,两组患者均肌内注射0.5mg阿托品以及0.1g苯巴比妥钠。异氟醚组:45例患者进行3.4%异氟醚吸入同时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0.5ug/Kg、维库溴铵0.1mg/Kg行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根据患者HR、BP的动态变化调节患者异氟醚吸入浓度(维持浓度为1%~2%)。手术结束前10min左右,停止吸入异氟醚;丙泊酚组:45例患者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0.5u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注射液1.5~2.5mg/Kg完成气管插管,使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维持麻醉。麻醉医师根据术中肌松需求维库溴铵追加量两组均为1/3~1/2插管量。靶控体系包括输注泵、计算机、脑电功能监护仪等。设置靶浓度为4μg/mL,反馈指标为术前基础值BIS=50、MAP=80%。在手术过程中,当患者BIS<50或MAP<80%术前基础值时,反馈输注系统接受信号,停止麻醉过程;若患者BIS>50或MAP>80%术前基础值,则反馈输注系统继续给药。手术前10min停止丙泊酚输注。术中若遇到异常情况,如患者收缩压降幅大于术前基础的30%,则给予6mg麻黄碱,可追加剂量。

1.3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率变异指数(术前基础值、术中峰值、谷值),根据麻醉效果相关评定标准,以不同组患者麻醉诱导、苏醒、拔管时间长短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为麻醉效果的评定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相关循环指标术前基础值、术中峰值比较

丙泊酚组HR与异氟醚组MAP、HR、HRVI峰值均高于相应基础值,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MAP、HR、HRVI谷值均低于相应基础值,异氟醚组MAP、HR、HRVI峰值与HRVI谷值均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异氟醚具有镇静、镇痛、肌松作用,有难闻的气味,对呼吸道有一定刺激性,可造成屏气和咳嗽,延长诱导时间,不是理想的诱导药。丙泊酚具有催眠、镇静、遗忘作用,不具备镇痛、肌松作用。二者单独应用均不足以完成手术病人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均需合用阿片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在麻醉维持中传统的吸入麻醉法需要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调节麻醉浓度,麻醉效应易滞后,影响麻醉效果。近年来,有较多文献报道使用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TIVA维持术中麻醉效果较好。靶控输注技术是现代临床麻醉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合了微机技术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以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脑电双频指数为反馈指标,可对患者的临床麻醉用药进行直接、有效的监控,使得临床中的麻醉安全可控[3]。丙泊酚是一种新型、速效、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患者术后苏醒迅速且完全,术中知晓发生率低,此优势是其他麻醉药物与麻醉方式无法比拟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观察组优势明显,患者手术中MAP、HR、HRVI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更低,说明该麻醉方式可有效抑制患者原本的应激反应,麻醉程度更深、更具有稳定性。丙泊酚、异氟醚均具有降低全身血管阻力的作用,这一作用在与阿片类药物共同使用时可得到进一步增强。单次注射丙泊酚对MAP产生的下降作用比异氟醚更快,效果更更明显,通常可达到15%~30%。研究中丙泊酚观察组与异氟醚对照组各指标的峰值大多出现在进行气管拔管时,即异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对病人心血管的影响较轻,大多数病人可耐受。许多患者担心苏醒延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但在术前与患者的沟通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尚无明确研究定论,患者的应激水平上升明显主要与手术过程的不确定性相关,患者自身缺乏主动性,被动感较强也对结果有一定影响[5]。

异氟醚组患者在术中出现了心律加快等手术不良反应,且大剂量药物的使用会加重损伤病人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也会出现患者术后恢复延迟等情况[4]。本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为(175.4±20.5)s,苏醒时间为(9.9±3.9)min,拔管时间为(13.8±4.3)min,术后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1%(5/45);使用异氟醚吸入进行麻醉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为(290.5±18.2)s,苏醒时间(16.3±2.1)min,拔管时间(18.7±3.2)min,术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9%(22/4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运用丙泊酚反馈靶控注入静脉麻醉对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临床麻醉效果与异氟醚对照组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苏醒后无明显不适感等特点,此外,该麻醉方式还能降低患者术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手术过程中运用丙泊酚反馈式靶控注入静脉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安全和可靠,临床麻醉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较快。当前影响患者对麻醉方式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价格因素,异氟醚具有价格优势,应用较广,丙泊酚价格较为昂贵,因此是否应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还需征求患者意见。

参考文献

[1]罗俊能,张战良.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2):136.

[2]张晓利,颜微微.丙泊酚TCI静脉麻醉比照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优势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517-518.

[3]辛忠,张健敏.学龄儿童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3):290-291.

[4]王洋,陈克研,张贺,等.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实验中的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2,22(7):25-28.

[5]马俊.麻醉深度指数反馈调控在老年肿瘤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康复,2014,21(4):4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