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ICU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无创机械通气在ICU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张兰贞

湖南省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武冈422400

【摘要】目的:探究ICU高龄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32例ICU高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法,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心率及血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好转30例,好转率为93.8%;pH值与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R、SBP以及DBP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口鼻咽干燥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结论:ICU高龄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法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是值得高龄患者采用的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关键词】ICU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应用分析

呼吸内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呼吸衰竭,临床常使用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法治疗,但容易对患者气道造成损伤,需人工建立气道,增加了患者不适感与痛苦,呼吸机相关肺炎与肺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存在一定风险性。由此,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更为安全,尤其适合老年患者使用,经鼻、面罩以及接口器的无创方式与外部呼吸机相连。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32例高龄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32例高龄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指标,排除了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病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11例,年龄78~85岁,平均年龄79岁,25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为心源性肺水肿。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吸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密切监视体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依据血气分析结果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调整通气。呼吸机设置为S/T模式,吸气压力(IPAP)为15~30cmH2O,呼气压力(EPAP)为3~8cmH2O。压力支持通气(PSV)采用经鼻面罩通气法,吸气压力(IPAP)从3~5cmH2O开始,呼气压力(EPAP)从2~7cmH2O开始,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调整,使患者逐步适应。当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吸氧浓度(FiO2)<30%时,潮气量(VT)>8ml/kg,R<25次/min,气道峰压<20mH2O即可达到通气目标[1-2]。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者出现昏迷可在通气模式下继续深入治疗。如果病情稳定或者好转,可以对呼吸机参数逐步调整,将通气治疗时间缩短。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标准差(),使用检验计数资料,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32例高龄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好转30例,好转率为93.8%,2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占6.2%,后改用有创器械通气法治疗,无死亡病例。

2.2血气变化

治疗后pH值较治疗前升高,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4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口鼻咽干燥症,未见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

3讨论

高龄患者鉴于病程长、合并其他疾病,病情变化快且危急,行有创通气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与不适应证,治疗风险较高[3-4]。比起有创通气,无创机械通气采用多种通气模式,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不易对气道造成损伤,压伤发生率低,病情观察与气道管理更加容易[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ICU高龄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好转率为93.8%;pH值较治疗前升高,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R、SBP以及DBP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口鼻咽干燥症,经医护人员处理后消除,未见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表现了高龄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一定安全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无创机械通气经鼻(面)罩通气可有效改善病情,疗效显著,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少,更符合高龄患者机体特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俊东,郑利先,罗巍等.无创机械通气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14):78-79.

[2]刘继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8):2987-2989.

[3]葛文品.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J].重庆医学,2010,39(11):1385-1386.

[4]李青霖.高龄老年人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

[5]彭春兰,邓惠英,罗梅银等.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9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