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分析

唐淑华

辰溪县中医医院湖南怀化4195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某单位1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均进行5年随访。按编号随机选取70例设为观察组,随访期间采用中医治未病干预,将另外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随访期间不进行干预指导。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发生状况及发病原因。结果:观察组体检者随访5年后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140例体检者中共33例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占23.6%。33例患者中肥胖患者占57.6%。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81.8%。脑力劳动者占39.4%。工作压力大、离婚丧偶、人际交往过少者占36.4%。男性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率与女性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病率,可在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预防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中医治未病;效果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是中老年人中常发疾病,因心脑血管动脉出现非炎性病变而致病,多数患者病症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常引起患者出现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心血管动脉硬化症致死率较高,且患者预后状况不佳,因此,加强对患者的疾病预防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此次研究中探讨中医治未病的的效果,以及减少患者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率。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某单位1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心血管疾病;均无心血管疾病病史;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排除未完成随访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编号随机选取7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体检者中男女比为41:29;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5±5.2)岁。将另外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体检者中男女比为40:30;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1.4±5.3)岁。观察组体检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不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对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体检者只进行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了解患者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发生状况。观察组体检者随访期间进行中医治未病干预。对体检者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基础疾病知识教育,提高体检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重视;随访期间根据体检者的实际生活状况,给予体检者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禁止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根据体检者实际身体状况,指导体检者进行适量运动,禁止运动过度;加强对体检者的交谈,辅助家属及时消除体检者的不良情绪,促进体检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必要时给予体检者一定的药物治疗,进行用药指导,积极辅助体检者进行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预防[1]。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人员进行定期随访,随访5年,根据检查结果,统计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体检者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状况,总结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病原因。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体检者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状况

观察组体检者随访5年后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心脑血管动脉硬化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140例体检者中共33例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占23.6%。33例患者中肥胖患者19例,占57.6%。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27例,占81.8%。脑力劳动者13例,占39.4%。工作压力大、离婚丧偶、人际交往过少者12例,占36.4%。81例男性体检者中26例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占32.1%;59例女性体检者中7例发生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占11.9%。男性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率与女性相比明显较高,X²=7.758,P<0.05。

3讨论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患者临床表现与患者血管病变程度及缺血程度相关,早期患者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随病情进展将出现胸闷、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患者常出现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等,随病情进展出现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提高对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预防和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中医治未病起源于《黄帝内经》,其主要是指采用一定措施,进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以阻止疾病发生、进展。在肖桂祥[2]的相关研究中,中医治未病组志愿者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为24%,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进一步肯定了中医治未病疾病预防效果。此次研究中,33例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患者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比例最高,说明三高症是引起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主要原因,三高症患者常出现血管微循环紊乱,易引起心脑血管损伤,导致供血不足,引起疾病发生[3]。肥胖患者脂肪含量过高,易导致机体长时间处于负荷状态,机体内平衡紊乱,进而引起血管梗阻,引发动脉硬化[4]。脑力劳动者常缺乏运动,日常工作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疲劳状态易引起心脑血管出现疾病[5]。工作压力大、离婚丧偶、人际交往过少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常缺乏有效途径排解不良情绪,导致剧烈情绪波动,进而易引发疾病[6]。此外,男性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发生率与女性相比明显较高,P<0.05。主要是因为男性常存在酗酒行为,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导致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易发。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能有效减少患者发病率,可将其作为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有效预防方法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吴葆良.浅谈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J].陕西中医,2010,31(2):256-257.

[2]肖桂祥.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5):998-999.

[3]周强.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06(28):83-84.

[4]尹少凡.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12(6):57-59.

[5]曹学斌.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3-4.

[6]刘宁飞.基于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