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业推广体系发展农业推广事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优化农业推广体系发展农业推广事业

杨安蒂

杨安蒂

菏泽市东明县沙窝镇政府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农技的推广也颇为重要。农村的发展体系逐渐健全,然而在社会飞速的发展下农业推广体系中逐渐显露了许多问题。本文就当代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一些想法,对如何发展农业推广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业;推广;策略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为范围,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将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农民。优化农业推广体系,有利于农民获得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发展农业推广事业能够让更多的农民获得收益。

一、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

农业推广体系将农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与传播途径,是农业推广的基础与持续推广的保证。农业推广体系在二战后发展壮大,而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建立于清朝末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初次建立了一套农业推广体系,随后在不断的完善中。目前我国有大量的科研人员投入到农业的技术推广中去,农业推广备受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稳步的发展,我国农业推广体制已逐渐跟不上飞快发展的经济的步伐。科技越来越进步的今天,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越发强烈,而农业推广也就出现了断裂之处,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显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农村发展缓慢,缺乏活力。2003年“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议案,要求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二、目前农业推广体系的不足

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虽然经历了多次的变革,但是在体制、方式等方面却未能真正的优化改变,目前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仍旧有许多漏洞。农业的推广体系跟不上农民的实际发展需要,改变农业推广的方式,优化发展推广工作迫在眉睫。农业推广中有以下不足:

1.思想的落后

改变方式的基础是改变传统观点,然而最难改变的就是人的思想。我国农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就了我国农业大国的称号。然而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们却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无法得到全面的被关注被保护,农民的地位有待提高。同时农业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等缺点导致政府的行为帮助无法及时显现,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计划措施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渗透。社会对农民的地位不够重视,对农业推广体系反思不够深切。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由上至下的,由国家下达各个省市再下达给乡村,其主要职能是为了完成政府布置的任务而非真正为农民着想。农民利益难以维护,推广工作无法得到开展。而农业推广与教育、科研等相关方面的联系都不密切,导致彼此之间无法协调工作,无法产生共鸣。在推广的过程中缺乏技术人员的支持,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体系条块分割较多严重降低了推广的效率。

2.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大都是子承父业,农业也被看成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体力劳作,没有系统的培训和专业化的技能训练。虽然我国的各种先进科技已经部分运用到农村发展事业上,但对于小规模的生产地区,还是以老旧的方式进行播种施药收割。对现代机械的运用还是不够重视。农民整体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农业推广事业

建立符合我国农村事业发展的推广体系,为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做出贡献,切实解决“三农”的问题。在其他国家推广农业体系的方式上来说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政府投资建推广;第二种是农民自己组织实现自主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模式;第三种是商业机构的运行为社会化服务。根据成功案例,以上三种模式协调运行,共同为农民服务,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能够有效的发展农业推广的事业。但是还要根据国情,借鉴外国的成功案例来制定符合我们自己的体系。

3.改变思想、完善体制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第二个小康计划早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些伟大的功绩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汗水。重视农民,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业推广事业的基础。

改革目前我国部分农村的推广体制,以纯公益的行为进行推广。借鉴外国以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的推广体系为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广事业的改革。将经营性,有支出的农业推广机构面向社会,使之变成公益性的活动。完善服务于农民的技术人员的考核评价等体系,实现人人负责制,能够对农民一对一的提供服务。完善省、市、县之间的配合管理机制,层层相连,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中央下达的命令能够及时传给县级,中央提供的福利待遇能够完整的分配给每个县级的农民手中。合并现如今的农口各局,使之成为统一的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农村村情的推广体系,积极吸收新的思想的人才队伍,完善技术支撑等服务。

4.完善农业推广模式

健全农业推广模式,完善社会服务的体系。大力发展科研院校对农业生产的研究,鼓励支持农村职业技术的教育,重视院校对农业科技学习的支持。同时可与当地各大高等院校合作,将完善的、专业的、科研化的成果予以技术人员讲解,并在当地农田内实验,切实为农民做出更实际更有效的服务。加强对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注重与院校合作中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形成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农业服务体系。

组织农民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学习课程,发展农民的专业农业协会等,提高农民的自我管理与组织,为高效的农业技术传播与吸收提供便利的条件。引导农民将贸易与农作相结合,逐渐把服务深入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中去。发展综合的农业推广模式,使科技能够有效的为人民服务。

四、结语

完善农业发展体系为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康之路更快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产品产量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良玉,高启杰.优化农业推广模式发展农业推广事业[N].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4):76-80.

[2]高磊.关于优化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几点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6,(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