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刘薇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湖南长沙410016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80例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卒中护理,康复程序组患者在常规卒中护理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程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满意率、干预前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康复程序组康复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康复程序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提升康复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程序;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应用

脑卒中为中老年人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病后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多数患者卒中后遗留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肢体瘫痪,可对正常行走、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分析了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80例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常规护理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6岁-80岁,平均年龄(58.17±11.51)岁;体重42kg-87kg,平均体重(64.77±10.22)kg;脑梗死21例;脑出血19例。病程12d-30d,平均病程(18.63±5.11)d;左侧肢体瘫痪24例、右侧肢体瘫痪16例。Brunnstrom分期I、II、III、IV期分别为12例、11例、13例和4例。康复程序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体重41kg-87kg,平均体重(64.98±10.56)kg;脑梗死22例;脑出血18例。病程12d-30d,平均病程(18.67±5.01)d;左侧肢体瘫痪25例、右侧肢体瘫痪15例。Brunnstrom分期I、II、III、IV期分别为13例、11例、12例和4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重、卒中类型、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康复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卒中护理,康复程序组患者在常规卒中护理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程序。(1)良肢位摆放。根据肢体瘫痪程度差异进行个体化体位摆放,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往内侧夹紧,可将枕头或沙袋置于大腿或臀部下,以支撑大腿外侧,避免下肢外旋。患侧肩胛可垫入一个枕头,促进其前伸,避免肩胛骨后缩。前臂旋后,手微屈,掌心向上并伸展手指。膝下放一小毛巾卷,微屈膝盖;足底避免跟任何支撑物接触,避免因正性支撑反射所导致的足下垂。(2)关节训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尽早进行关节被动屈伸,每天2次以上,活动顺序为大关节到小关节,从小幅度到大幅度,促进挛缩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的牵伸,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度,并鼓励患者通过健肢带动患肢进行被动运动,并进行下肢桥式运动和双手交叉上举训练,直到患肢出现主动运动。

(3)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先从半卧位开始,逐渐增加角度,直到可以从床边坐起,最后可坐于轮椅或椅子上,进行坐位平衡训练。(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坐位训练后,指导患者独立用健侧肢体刷牙、洗脸和擦拭身体,穿衣服和脱衣服等,逐渐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医护人员的帮助。(5)站起训练。患者双足后移,屈膝稍大于90度,将躯干伸直前倾,肩部和双膝前移过脚尖,并以膝关节和髋关节伸展站起,坐下时先前倾躯干,前移膝部和屈曲髋部而坐下。(6)站立平衡训练。先做站立准备活动,可于坐位下做提腿踏步运动,并进行患侧下肢或下肢蹬圆木的训练,强化膝关节屈伸功能;逐渐过渡到起立训练、扶持站立、徒手站立、负重、站立平衡等训练。(7)步行训练。步行前做好准备运动,进行步态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和复杂步行训练等,必要时可借助助行器。(8)心理康复护理。通过鼓励、安慰、情感支持,消除患者悲观、焦虑心态,良好的情绪可加速新陈代谢,对整个康复进程有推动作用。对掌握比较慢的患者注意给予鼓励,加强其康复信心。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满意率、干预前后患者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

经干预,患者可恢复正常肢体功能和活动,生活不受影响为满意;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生活仅受轻微影响为比较满意;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无明显改善,生活受严重影响为不满意。康复满意率为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之和[1]。

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能力越好[2]。

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价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Barthel指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康复满意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属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康复满意率比较

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处理,康复程序组康复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卒中患者治疗后多存在各种后遗症,其中肢体瘫痪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残。而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和恢复自理能力尤为关键[4]。

康复护理程序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确立个体化、专业化、流程化康复训练指导,确保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实施早期功能位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卧位训练和心理康复指导,符合患者身心特点,并充分调动患者和家属的主动性和配合度,以促进其肢体功能的逐步康复,尽早恢复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5-6]。

本研究表明,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提升康复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风华,刘惠勤,车振兰等.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4,24(7):1087-1088.

[2]刘亚芹.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5,13(41):189-189.

[3]张桂香.康复护理程序对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18-219.

[4]付燕,刘经星,王魁等.自制充气康复枕垫在肢体瘫痪性疾病良姿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72-373.

[5]张春花,马基祥.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致肢体瘫痪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32(3):136-137.

[6]黄小梅.脊髓损伤后伴肢体瘫痪患者的康复护理[J].医药前沿,2014,16(24):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