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护理效果

李红艳

崇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崇州61123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感染等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黄疸、低血糖、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护理总体满意度(92.86%)远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妊娠结局,更加符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连续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满意度。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孕产妇在妊娠前糖代谢处于正常状态,妊娠后才出现糖尿病病情[1-2]。其可增加孕妇及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给母婴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3-4]。连续性护理模式(continuityofcare)起源于美国卫生保健界,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更新,已逐渐成为慢性疾病护理管理的新型模式,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2±1.3)岁,初产妇116例,经产妇2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年龄、产次、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出入院GDM健康宣教、遵医嘱糖尿病护理及产后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主要包括:①入院后,对患者一般情况、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心理状态与健康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根据患者存在普遍性问题与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连续护理计划;③开设健康大讲堂为患者集中普及GDM诱发因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及定期复查等相关知识,并通过查房、护理操作的过程为患者答疑解惑,针对个性化的问题予以纠正指导;④严格限制患者饮食糖、盐、碳水化合物等含量,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搭配蔬菜、水果等保持足够的营养;⑤出院前对患者予以再次专业评估,指导陪护家属GDM简单居家护理操作,出具详细的出院医嘱及院外护理方案;⑥出院后持续进行每周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及家属居家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指导,同时针对重点问题每周定时开展集中护理培训,并督促患者进行复查。

1.3研究指标:比较两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情况及护理总体满意度之间的差异。

1.4统计方法:数据资料均输入SPSS17.0软件后,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α=0.05。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结局比较: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感染等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度(92.86%)远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临床上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7]。糖尿病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引起微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蛋白尿、水肿、血管管腔变窄、内皮细胞增厚等症状,从而引发血压升高,增加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感染和新生儿黄疸、低血糖、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我们,通过实施连续护理进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有利于尽早的发现和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病情进展,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减少剖宫产的发生,保障患者充足的血供及营养供给支持,从而避免新生儿黄疸、低血糖、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极大程度的改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及照护家属对于GDM的认知水平,更有助于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疗与护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依从性与认同度,而妊娠结局的改善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因此,连续护理更加符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魏玉梅,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适宜性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8):578-581.

[2]戚本华,张燕军,肖本熙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产后随访研究[J].广东医学,2011,32(18):2392-2394.

[3]骆翠琼,骆翠枝,莫才英等.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77-78.

[4]夏丽芳,胡玉华,于淑玲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报警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0-51.

[5]杨冬梅,李秋燕.连续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74-75.

[6]孙伟杰,吴红花,杨慧霞等.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产后糖代谢和脂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204-209.

[7]陈灵红,冯优君.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149-150.

[8]郑国英,韩爱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2003-2005.

[9]叶朝,郭路.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780-782.

[10]徐建梅,何丽忠,何渊等.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一项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44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