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科的应用现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优质护理在老年科的应用现状探讨

李可欣房芳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干部保健科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搜集国内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科的应用效果的文献进行概述,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总结,发现优质护理在老年科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304-02

DiscussiononApplicationSituationofHighQualityNursinginGerontologicalDepartment

LiKexin,FangFang(Correspondenceauthor).

GeriatricDepartmentofAffiliatedDrumTowerHospitalof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28,JiangsuProvince,China

【Abstract】Documentsaboutapplicationeffectsofhighqualitynursingingerontologicaldepartmentatdomesticwerecollected.Thequalitiesofthesedocumentswerealsoevaluatedandsummarized.Wefoundthattheapplicationofhighqualitynursingwaseffectiveanditwasworth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Highqualitynursing;Gerontologicaldepartment;Application;discussion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所占总人口的13.27%,而青少年人口为17.21%[1],如今虽无官方的统计数据,但不难推测时至今日我国的老年人口较2010年又有了新的增长。老年人往往身体素质下降,基础疾病较多,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大计[2],因其健康的护理要求较高,我国多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现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对现阶段已有成果进行概述并进行探讨。

1.国内老年科优质护理初探

2009年,华山医院的杨慧颖等人[3]就已经意识到我国已经入老龄化时代,率先在其医院老年病科开展了优质护理模式,该模式是根据JCI标准建立起的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在此基础上持续不断的鼓励护理质量的改进,大力规范科人员室管理,为老年患者提供细致、安全、规范、周到、热情以及舒适的优质护理服务。他们前期成立了由科护士长、护士长以及护理组长组成的科室内部的质量管理小组,然后在JCI标准的指导下对患者从门诊、住院、出院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尤其是重点优化了重要时间区间的护理质量管理程序、危重老年病人的专科流程、手术病人的交接流程等方面。在经过一系列的人员培训和前期准备后她们对2009年4月起的所有患者均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一年后统计结果发现,其科室的护理服务意识显著提高,与开展前相比护理质量分由95.10分提升至98.12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0.70%降至0.39%,而投诉率为零;在出院患者满意度的随访中发现,出院后的患者满意度由83.2分提升至95.5分,并且健康知识知晓率由81.5%提升到97.7%。她们认为过硬的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而护理质量是其中的重点环节,优质护理能够管理细节,促进护理质量稳步提升,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做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王春华等人[4]对其医院老年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的200名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的临床试验,这200名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她们认为在老年科开展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令患者得以早日康复,推荐在临床中应用。王素英等人[5]采取了一种较为不同的模式,即“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员”一起进行的患者护理的优质护理模式,内容为:在病区内宣传动员,统一护理人员的思想,进而大家一条心,共同进退,明确各自职责并且要细化护理流程。她们采用这一模式对其老年科288张开放床位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试验,结果发现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因此得出结论:老年科优质护理的开展能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并能提升护理质量。

2.优质护理在老年科输液中的应用

王敏[6]、金海燕[7]、康仁香[8]、刘艳萍[9]均对老年科的优质护理对临床输液患者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其中,王敏等人[6]选取了481例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月的临床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先前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挑选了专门的护士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与此相对的,她们选取了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输液患者513例作为对照组,护理方法是依照平时的常规模式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以及护理。通过统计两组患者对输液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临床输液室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针对护理的投诉情况来评估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输液知识的知晓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护理投诉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她们认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增加患者对输液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输液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此外还可以降低输液患者的护理投诉率,具有推广价值。金海燕[7]等人也对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她们把136例老年科输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统计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前的SAS评分为(65.9±11.3)分,SDS评分为(66.1±12.0)分,而护理后SAS评分为(26.8±12.4)分,SDS评分(27.1±11.9)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为(66.0±12.8)分,SDS评分为(66.2±13.1),提示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及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优质护理能够减少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关系,效果显著。康仁香[8]等人以投诉率和满意度作为结局指标进行探究,他们选取了242例临床输液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的先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4%,而对照组患者则为79.3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诉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1.65%,对照组为9.92%,观察组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她们认为,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的应用可以基本满足老年患者的就诊需要,减少纠纷,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荐。刘艳萍[9]等人则是选取了其老年科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试验,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采用输液知识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最终评估,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输液知识知晓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要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她们认为在老年科的临床输液中使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输液知识知晓程度,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降低护理投诉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3.全程优质护理管理与责任制护理

上述四人的研究只是针对输液这一个环节进行了优质护理,何秀芝[10]等人对其老年科患者全程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力在探究老年科全程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她们选取了老年科的患者63例,采用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表明对照组的不良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发生率为6.06%。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方面,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14例,占46.67%:满意程度一般为12例,占40%;不满意的有4例,占13.33%,总体为满意度86.67%;观察组中有22例满意,占66.67%:满意程度一般为10例,占30.30%,而不满意仅有1例,占3.03%,总体的满意度为96.97%。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全程的老年科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张翔等人[11]把责任制护理的概念运用到老年科的优质护理中,进而对责任制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她们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住入院的126例老年患者为试验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3例。对照组采用老年科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强调责任制护理方式。结局指标使用了症状自评量表对试验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此外,还比较两组依从性以及住院期间院感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疗后的依从性显著高于疗前,同时也高于对照组疗后,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恐怖、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SCL-90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且两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院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她们认为责任制护理是优质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大大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使用。

4.讨论与小结

除最早的杨慧颖等人[3]的研究外,其余研究都设置了对照组,但随机方法都交代的不明确,康仁香[8]等人运用了按照就诊顺序的随机方法违背了随机原则,属于半随机[12],其结果可信度不高。王敏[6]、金海燕[7]、康仁香[8]、刘艳萍[9]四人的研究只对老年科护理的其中一个单项环节使用了优质护理服务,故而无法知晓优质护理服务在其他护理项目上的效果究竟如何,建议将来继续完善试验。此外,本文探讨的所有文献都只采用了主观的结局指标,没有任何一项客观结局指标,难免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13],建议未来加入一些客观指标来评估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科护理效果的影响。

从现已有的护理试验研究可以看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科中确实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等,还能促进护患关系的稳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民,杜鹏,桂世勋,等.新时期的老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J].人口研究,2011(4):30-44.

[2]黄锡璆.台湾养老机构设施印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1):23-25.

[3]杨慧颖,倪英,樊华,等.老年科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实践的效果与评价[J].上海护理,2011,11(4):75-76.

[4]王春华,王琼华.老年科开展优质护理模式的实践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4(19):57-58.

[5]王素英,高春红,夏丽莉,等.老年科开展优质护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81-83.

[6]王敏.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4,35(9):1239-1242.

[7]金海燕.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6(31):201-202.

[8]康仁香.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21):87-88.

[9]刘艳萍.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11):159-160.

[10]何秀芝,朱霞.老年科全程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30-231.

[11]张翔,王雅纯,李夏婷,等.责任制护理在老年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11):1888-1889.

[12]罗芳丽,张微,师维,等.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现代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9):1955-1958.

[13]临床医学研究中与观测指标有关的问题[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