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丛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丛珩

丛珩

丛珩

(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医院内科黑龙江黑河164133)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显效者18例,有效者11例,无效者1例,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合理药物治疗,可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077-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指的是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发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引发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疾病,即肺心病[1]。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观察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48~82岁之间,平均年龄(63.61±2.45)岁,病史3~36年,平均12.5年,有吸咽史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30例,咳白粘痰24例,黄脓痰6例,发热19例,呼吸困难17例,意识障碍4例;肺部湿罗音25例,干罗音及哮鸣音13例,肢端及口唇紫绀16例,双下肢浮肿15例,肝肿大12例.心房纤颤1例,胸腹水1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109/I者15例,≥10×109/L者14例;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比例≥0.75者18例;低钠15例,低钾7例,低氯9例;呼酸10例,呼酸合并代酸6例,呼碱5例;血清白蛋白<30克/L者20例。

1.2方法

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纠正基本状况。出现呼吸道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对痰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将有助于抗生素的选择[2]。低盐饮食、限制液体摄入量以及使用呋塞米(速尿)等利尿药以减轻水肿,必要时应用西地兰等强心剂。根据血氧分压大小,必要时用面罩或者插管吸入浓度为24%~40%的氧气。在紧急状况下,也可使用呼吸机。COPD患者通常不能吸入高浓度氧,以防继发呼吸抑制[3]。有效的应用肺动脉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酚妥拉明),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

2.结果

本组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显效者14例,有效者12例,无效或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放弃治疗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6.67%。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死亡。

3.讨论

肺心病是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在我国平均患病率约为0.4%~0.47%,多发于40岁以上,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在寒冷地区、潮湿地区、高原地区及农村的患病率较高,冬季及早春季节易出现急性发作,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5]。肺心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根据临床病情可将其分为心肺功能代偿期与心肺功能失代偿期,但有时界限不够明显,其中心肺功能代偿期(缓解期)仅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大,并无右心功能不全,因此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一些原发病的症状,以及肺部干、湿啰音与肺气肿等体征,尤其是呼吸困难程度和单纯肺气肿程度互不平行时,如并发肺心病则呼吸困难程度更重;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加重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衰竭与右心功能衰竭,通常以呼吸衰竭为主,严重时还可合并左心功能衰竭[6]。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较多,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通常与多种原发病混杂出现,因此早期确诊较为困难,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其他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疾病的基础上,逐渐产生肺动脉高压,右室肥大或右心衰竭,并可排除能引发右心肥大的其他心脏疾病时,即可判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对心肺功能代偿期患者治疗时,应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处理原发病灶,减少肺心病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患者应坚持做体操锻炼、腹式呼吸及缩唇呼气,以便加强其耐寒能力与呼吸肌功能;合理搭配营养,增强患者体质,适当应用核酪注射液、卡介苗制剂或气管炎菌苗等免疫增强剂;适当予以家庭氧疗,降低肺动脉高压,延缓病情发展,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肺循环。对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时,应及时并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根据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药物,在取得培养结果前应酌情经验用药,除针对致病菌选择药物外,还应遵循尽早、适量、合理途径给药,其中社区获得性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医院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联合用药时,通常首选窄谱抗菌药物,如必须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注意继发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时,应单独应用一种药物,所配液体量通常在100~250ml之间,不可过多,目的是尽快达到和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防止心肺负担加重。疗程通常在10~14天,或在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巩固治疗3~5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应于24小时内多次给药[8]。除此之外,提倡戒烟,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预防感染等均为不可缺少的具体措施;急性发作时,尽早治疗是预防病情迅速恶化的关键;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晚期表现,病情过重,常反复发作,肺、心功能呈现进行性损害,病死率约为10%~15%,与患者年龄过大、多脏器损害、免疫力降低、感染源改变等因素有关,病死原因包括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总而言之,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时,应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合理用药,以便控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3(03):188-189.

[2]鲁忠钵.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2013(17):87-88.

[3]罗梅,蒋华.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2):155-156.

[4]伏婷婷,冯华松,聂舟山,等.米力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5(2):175-176.

[5]杨亚勤,张彩凤,石金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04):249-251.

[6]肖俊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诊治[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03):518-520.

[7]杨靓.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6):1780-1781.

[8]赵云泉,吕宏,王俊,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03):4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