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杨海波

杨海波

(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伤椎椎旁肌肉组织剥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与术后3d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矫正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以及Oswestry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研究表明,后路伤椎椎旁肌肉部分剥离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168-02

本研究通过改良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研究出一种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以下为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30例患者,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在19~5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3.2±11.3)岁,8例为车祸伤,9例为高空坠落伤,13例为重物压砸伤。对照组中30例患者,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在18~5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2±12.3)岁,10例为车祸伤,10例为高空坠落伤,10例为重物压砸伤。两组间的一般资料等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麻醉后,指导患者取俯卧位,C臂对患者上下椎体与伤椎定位,常规铺巾消毒,以伤椎为中心切开10cm左右的正中纵行切口,将患者皮肤、深筋膜及皮下组织切开,剥离伤椎旁椎体椎旁肌肉组织到关节突关节,对椎间关节囊与小关节进行有效保护,将患者伤椎椎旁肌肉剥离到棘突根部,将4枚长度与直径适中的椎弓根螺钉植入于伤椎上下椎体,安装固定上下连接棒固定后,实施角度复位与纵向撑开。通过C臂透视显示椎管前后径处于正常状态,清点敷料,并实施逐层缝合。

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伤椎椎旁肌肉组织剥离治疗,除了将伤椎椎旁组织剥离到患者关节突关节,其它治疗步骤类似于观察组。

1.3术后处理

患者手术完成后,指导其实施膝关节屈伸运动与踝关节间背伸运动,以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通过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通过支具保护,3~5d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对患者进行CT、X线片复查,定期随访,以对患者内固定与骨折愈合情况加以了解。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椎体高度矫正;术后3d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进行观察与对比。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在椎弓根内置入螺钉,手术完成后均未发生并发症,随访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腰椎正侧位片复查发现,所有患者复位椎体与内固定良好,没有出现断棒、断钉等情况。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与术后3d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矫正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以及Oswestry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

*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胸腰椎骨折作为一种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胸腰椎骨折后脊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往往有着较大的创伤[1]。临床关于如何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始终是临床治疗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除外保守治疗的患者,常规手术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应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固定,以开放式内固定治疗为主要术式,将患者脊柱后方肌肉暴露,将内固定装置置入脊柱中,现阶段比较常用的装置主要是棒与椎弓根钉,以稳定患者重建后的脊柱。近年来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是骨科手术的发展趋势,该手术治疗方式的精髓在于对正常组织达到最小创伤且治疗效果达到最佳[2]。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复位椎体与内固定良好,没有出现断棒、断钉等情况。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与术后3d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矫正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以及Oswestry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伤椎椎旁肌肉部分剥离和传统手术治疗后后凸Cobb角矫正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以及Oswestry指数差别不明显,然而,该手术方法在术中与术后出血量比较少,而且患者疼痛也比较轻,因此后路伤椎椎旁肌肉部分剥离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树强,杨圣,芦健民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20):2559-2562.

[2]张子江,刘丽妹,张艳英.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回收在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应用[C]//中外医疗,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