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资源及水利工程供水的配置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析水资源及水利工程供水的配置原则

陈先锋张洋

天津宜达水务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经济是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为要素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统称,水利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水利经济的发展。我国建国以后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水利经济也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水利行业逐渐的形成了以水利建设的勘测、施工、运行管理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水利企业无论在人员、规模及技术方面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企业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但如何使水利经济的发展能够更迅速,水利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工程供水;配置原则

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灌溉、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不可缺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配置是针对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竞争提出的,是缓解水危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兼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措施,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资源配置的基本论述

水资源的配置是区别于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的一种人为活动,这种认为配置水资源的方式即改变了水资源分布的时间,也改变了水资源分布的空间,所做的一切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经济生产活动和日程生活活动的需求,总的来说水资源配置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自然状态与经济需求之间的平衡,解决水资源的分配的矛盾。水资源配置若果要达到最佳状态,就要重视现实需求,对自然环境和现实需求进行综合具体分析,具有复杂性,但不论配置的过程的有多么复杂,都需要遵守的就是自然发展规律,要在尊重、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分布作出调整,不能对抗、违背自然规律。

三、水资源配置的任务

水资源的配置受实际具体情况的限制,只能在达到配置要求的区域内进行,水资源是有限的,对水资源实行调整配置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水资源的自然分配规律,采用人力加以调整,改变其在时间、空间、质量上的状况,使水资源的区域提供量与社会具体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吻合,将水资源的价值尽情发挥,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水资源配置的过程,达到最理想的综合性效益结果,促进水资源分配的和谐性。

四、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4.1有效性原则

水资源作为一种经济商品,对水资源的利用应以其利用效益作为经济部门核算成本的重要指标;此外,水资源还具有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因此以其满足社会需求、维持生态环境功能作为社会、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原则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意义上的有效性,而是同时追求能够提高人类生活水准的社会效益,以及维护人类良好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效益,是能够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效益。这需要在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中设置相应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并综合考虑各目标之间的竞争性和协调发展关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原则。

4.2公平性原则

水资源合理配置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属于“公共资源”,区域间有共享的权利;其次,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各行业用水有共享的权利,因此各种形式的水资源要统筹考虑,相得益彰;最后,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对水资源的公平利用原则,即当代人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应使后代人正常利用水资源的权利受到破坏。

4.3系统性原则

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是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组成的具有整体性功能的复合系统。区域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活跃的控制性因素,并构成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支撑体系。以区域为基本单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从自然角度是对区域水资源演变不利效应的综合调控;从经济角度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各种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从系统角度要注重除害与兴利、水量与水质、开源与节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结合,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问题。

五、水利工程供水谋发展的具体办法

5.1认识水利工程的供水途径及其方式

从农业用水特点来说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用水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从工业用水特点来说由于我国工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工业用水的用水量与日俱增。除了一些现有的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之外,工业节水和污水的再利用也是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在目前形势下,在提倡两型社会的大政策方向下,工业节水和污水的再利用更加的显得尤为重要,排污系统是个工业企业的基础设施。从生活用水的特点来说水库供水给自来水厂,然后由自来水厂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售给居民,给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由于生活用水对水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水的加工工序和清洁过程都需要严格把关。另外,市面上的各种纯净水、矿物质水和各种饮品也是居民用水的一个途径。

5.2提出新对策,应对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缓解供水不足

出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在水利工程兴建前,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质、水源人口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对环境的影响作出预测。从整体上评价拟定出最优方案。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水利工程对当地原始环境的破坏,以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恢复平衡,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补偿机制,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中,应事先预留一部分,作为当地生态环境的补偿,利用这笔资金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得到平衡。

六、结论

水资源配置应将流域水资源循环系统与人工用水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相适应并互相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区域之间、用水目标之间、用水部门之间进行水量和水环境容量的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庆.便捷征收水行政规费方法浅探[J].水政水资源,2014(2):74-75.

[2]张春玲.我国能源发展的水资源条件与供水保障思路[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4(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