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对策

宋菁

宋菁

(辽宁昌图县中心医院112599)

【摘要】标本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抽血时负压过大、水浴箱中温度偏高或离心分离血清时速率过高等造成红细胞破坏,胞内物质进入血清,使血清呈红色而出现的一种现象。本文就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57-01

1.标本溶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抽血时负压过大、水浴箱中温度偏高或离心分离血清时速率过高等造成红细胞破坏,胞内物质进入血清,使血清呈红色而出现的一种现象。由于红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清,势必会对某些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

1.1?溶血产生的原因?引起溶血产生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采血过程操作不当:操作者抽血时将止血带扎得过紧,瘀血时间过长,抽血时负压过大;采血过程中因抽血时未擦干消毒液,抽血不顺,反复拍打穿刺部位;从血肿处采血,血液注入真空管过快或产生气泡;直接从输液处放血;血加入抗凝管后剧烈振荡混匀等原因致标本溶血;(2)检验过程操作不当:水浴箱中温度偏高;标本离心时速率过快;离心管和套管底部有硬物使红细胞过度挤压产生溶血;(3)医疗器械:标本试管质量不合格;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采血针质量差或密封不好等原因均可造成标本发生溶血现象。?

1.2?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原因分析?溶血使血细胞的一些组分释放进入血清或血浆,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失去准确性,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溶血后检验结果增高幅度非常明显的有血清tbil(血清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tp(总蛋白)、alb(清蛋白)、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ldh(乳酸脱氢酶)、ua(尿酸),分析原因为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酶如ldh、ast等,且含量较高,红细胞破坏后,含量较高的这些酶释放到血清中,势必引起血清中这些酶的浓度增高;红细胞大量破坏而释放大量血红蛋白中的球蛋白可造成tp、alb测定值增高;同时血红素为红色有色物质,这种红色对比色分析产生正干扰,虽可用标本空白或两点比色法等得以部分消除,但由于其增加了光的吸收,对一些波长相近的终点比色试验还是造成一定的正干扰;血红素中的正铁离子可被测定试剂中的一些氧化剂如亚硝酸钠氧化成高铁血红素成为黄褐色,对两点法造成一定的正干扰。?溶血后检验结果有增高的有血清cho(总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可能与红细胞内含有一些低浓度的脂蛋白、胆固醇脂等有关。溶血后检验结果明显降低的有血清glu(血糖),推测原因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1)红细胞成份溶解到血清中,引起血清容积增加,造成血清中glu浓度相对下降;(2)红细胞中的一些成份溶解到血清中干扰glu试验的反应,如抑制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等,?标本溶血后酶浓度的变化极为显著,酶对标本的要求比其它生化检验项目的要求都要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标本溶血后不适宜再对酶类进行测定。另外血清K+受溶血后影响较大,CHOL其次,而溶血对蛋白类、Na+、Cl-、Ca2+、TG、GLU、BUN、Cr、UA等的影响十分有限。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2.讨论:溶血分为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体外溶血可有物理因素(如机械性破坏、冰冻)、化学因素(如血样接触活性剂)和代谢性因素(如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血细胞脆性增加)引起,体内溶血则可有物理因素(如人工心脏瓣膜或大血管手术后)、生物因素(如疟疾)和药物毒性反应、配血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等因素。

体外溶血可通过样品制备技术的标准化加以克服,在采血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范执行,采血器具应保持清洁和干净,注射器针头不能用酒精消毒,因酒精可致溶血;止血带不宜扎得过紧过久,进针出现回血后注射器活塞不宜过快拔出;血液注入试管不宜过快,以免血泡过多引起血细胞破裂;血液标本采取后尽可能早的使血清自然分离出来,一般应于采血后室温放置30~60min内分离血清;标本离心前应自行凝集,不用器物等剥离血块;标本离心控制在1000~1200r/min,离心5~10min;血液不可存放于冰箱冷冻室,避免融化后引起溶血;血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消毒液或其他物质滴入标本,溶血将影响检验结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溶血标本应要求重新采集,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另外,目前各大医院都逐渐应用真空管进行采血,这也尽可能地减少了标本溶血的机会。另一方面,从方法学上克服和减少溶血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对于溶血后血红蛋白对光度比色的影响可通过设置样品空白等措施加以克服,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波,范建.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63-64.

[2]沈伽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1,17(4):250-251.

[3]符贻峰.溶血、黄疸、脂浊、样本对生化项目结果干扰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3,8(6):652.

[4]吴立翔,林一民.溶血对干化学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6):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