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教协同中临床教师教学探讨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教协同中临床教师教学探讨和研究

周国忠

楚雄医药高等学校云南楚雄675005

【摘要】随着医教协同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深化医教协同,创新教学模式,三年制临床专业二级专业学科的课程教学,在医院设课堂,由临床教师进行教学。临床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规范实践操作,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在校“3”的医学教育值得探讨和研究。规范临床教师的教学活动,在院内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临床教师教学探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合格的、高素质的临床医师培养遵循特殊的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具有周期长、分阶段细、连续性强等特点,需要经过严格的院校医学教育、规范化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终身的继续医学教育。特别是院校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是从迈入医学殿堂到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1﹞作为过渡期的补充措施,培养高职(专科)起点的“3+2”执业助理医师,是专科教育教学要达成的目标。〔2〕

改革势在必行,创新永无界限。临床医学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方案在全国高职(专科)学校没有统一规范和完善的设置模式。但“3”是基础,“2”是深化,目前的过度期必需加强医教协同中临床教师的教学,为“3+2”模式培养合格的助理医师奠定基础。传统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是两年在校理论和实训教学加一年的医院临床实习,毕业后工作一年参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这种模式下的医学教育弊端是学校注重理论教学,医院注重临床实践,医和教不能有机结合。为改变这一现状,我校2015年始把二段式教学(学校两年+医院实习一年)改为三段式教学(学校一年半+医院教学半年+实习一年)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今年把二段式教学又进行了新的改革创新,学校教学一年,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一年,临床实习一年,姑且把这一办学模式称为平分段式教学。医院设课堂,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值得探讨和研究。

1.转变观念,保证教学质量

保障人民健康的医学人才培养是终身医学教育,而第一步是院校医学教育。“双师型”教师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在校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虽然也具有医师资格,但临床实践少,可称为专职教师。在院教师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理论教学少,可称为临床教师。专职教师以理论完整性和连续性为重点,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到治疗原则,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难以记忆和理解。临床教师因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重点,实习带教,“师带徒”的理念难以更改,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改变、疾病的发展及预后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重实践轻理论,临床思维难以很好建立。临床教师和专职教师观念上的滞后,专职教师技能弱,临床教师理论不完整。二年级的医学生在医院课堂进行临床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以教学为核心,实习带教以临床技能为核心,从“带教”转变为“教学”,这一观念的转变,才能使临床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保证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以学校、医院、行业协会的教学、临床、行业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制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大纲,以学校为主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指导教学管理和运行,把好教学质量监控关,提高教学质量。鼓励临床教师自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参加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成为名符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3.强化临床教师的岗前培训

3.1明确教学目标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总的目标是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适应临床岗位胜任能力的合格医生,这是院校教育、毕业规培、终身继续教育要达成的终极目的。在校学习的“3”,教学中重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是助师考试的基础。参加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2014年云南省66%能通过第一站技能考试,而理论考试过关率只有26%。〔3〕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理论学习的黄金时间是在校学习,二年级开设病理、药理、诊断、临床、预防医学课程,几乎占资格考试80%分值,是技能操作和理论学习的最佳时机。“3+2”教学体系的执助规培尚未全面开展和实施,大多专科毕业生只能先工作后规培,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一年后要参加全国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职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才能执业。因此,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以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资格证书获得为第一目标,为毕业后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2.把控理论教学内容重点

传统医学教学以学科为主,突出本学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各门课程教学中难免过深过细,过多强化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不突出。职业医师/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不以学科分类疾病,而是以器官系统进行分类。而以器官系统分类疾病进行课程整合仍在研究探讨中,没有配套的教材可供使用。学生使用的教材仍然是人卫版内外妇儿等专科教材,以教材为模板进行教学难以把控重点。因此,教学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为依据,把大纲中系统疾病细化分解到相应科目,弱化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大纲要求为重点,缩短教学时间,减轻临床教师的教学压力。

3.3完成教学计划

按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进程,专职教师在校教学能保证每门课程按规定课时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时数。临床教师在临床一线工作,是医院的骨干力量,主要精力是临床工作,实习带教可以在工作中很好完成。医疗是医院的中心工作,医生的医疗工作繁忙,很多情况下临床教学成为医疗活动的附带品,随意性较大。[4]院内课程教学,各种会议、检查、评估、急诊、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教学不能按时完成。改革医院体制机制运行,减轻临床教师工作压力,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保证教学时间,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

4加强实践教学

各个非直属附属医院都是学校多年合作的实习医院,多年的实习带教,实习生的实践操作是在临床教师指导和监督下对病人进行操作,虽然违法,事实如此。学生能更快进入角色,完成必要的实践技能操作。课程教学班的学生,首次接触临床操作,决不可以在病人身上进行,只能观看实际操作,达到见习目的,在模型教具上进行模拟操作训练,从模拟到实体操作是医学生必需经过的环节。

4.1加大医院教学模型教具投入

初次接触临床的院内教学学生,必需在模型教具上进行模拟训练,完成由模型到病人的过渡,取得资格证后才能进行实体操作。实习医院教学中,病人是最好的“教具”,学生只能观看,不能进行操作。而模型教具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和医院双方共同加大投入,购买相应实践教学的模型、教具,用模拟病人代替真实病人,〔5〕改善教学条件,满足教学需求,从财力物力上做好医教协同。

4.2规范临床教师实践教学

临床教师在操作和实习带教中,更多注重的是操作技能的实施方法和效果,常常忽略操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以复苏为例,对循环支持、人工呼吸、电除颤等主要步骤的操作要领讲解、示范操作非常到位,而对环境判断、他人协助、时间记录、术后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交流等步骤常有忽略。临床教师应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评分标准为依据,规范临床教师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二年级学生的临床课程教学,在医院内设课堂,由临床教师进行教学,要求临床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把握教学重点,规范实践教学,真正体现医教协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是医学教育发展最终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斌《为保障全民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4—12—01日

〔2〕《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国卫科教发〔2013〕26号,2013—10—28

〔3〕医学教育网,云南2014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2016-02-0117:23

〔4〕张卫东童九翠等,当前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思考〔J〕中国实用医药2012—9(7)26:257—258

〔5〕聂正怀,孙泽庭,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