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曾爱平

曾爱平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3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所获取的平扫图像和后处理图像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图像中可见患肢肱骨髁上骨质存在明显中断征像,断裂端存在明显对位和对线欠佳,部分图像可见断端存在小骨块影。经图像后处理后,MIP图像中可见明显的骨折线和断端移位图像,而VR图像中能够多角度观察断端的立体图像特征。31例患儿均经手术确诊,其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100.00%、96.77%和96.77%,均显著高于平扫图像的87.10%、80.65%和77.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diagnosticvalueofpost-treatmentofmulti-slicespiralCTinchildrenwith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Methods:thirty-onechildrenwithhumeralsupracondylarfracture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May2018toMay2019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Allthechildrenwereexaminedbymulti-slicespiralCT,andtheobtainedplainscanimagesandpost-processingimageswereanalyzedfortheirdiagnosticvalue.Results:intheMSCTimages,thesupracondylarboneofthehumerusoftheaffectedlimbshowedobviousdiscontinuity,obviouscontrapuntalpositionandpooralignmentatthefracturedend,andsmallboneshadowatthefracturedendcouldbeseeninsomeimages.Afterimagepost-processing,obviousfracturelinesanddisplacementimagesofbrokenendscanbeseeninMIPimages,while3dimagefeaturesofbrokenendscanbeobservedfrommultipleanglesinVRimages.Allthe31caseswereconfirmedbysurgery,andthediagnosticcoincidencerate,specificityandsensitivityofMSCTpost-processingimageswere100.00%,96.77%and96.77%,respectively,which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87.10%,80.65%and77.42%ofplainimages,an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MSCTpost-treatmentisofhighdiagnosticvaluefor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inchildren.

[Keywords]multi-slicespiralCT;Post-processingtechnology;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inchildren;Diagnosticvalue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关节骨折类型之一,好发于5~10岁年龄段,男童居多;临床上根据远端骨折块的移位方向,可将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其中若患儿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伸直位,则出现伸直型骨折;若处于屈曲位,则出现屈曲性骨折[1-2]。虽然体征检查以及病史询问有助于临床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但考虑到儿童对疾病的主观性描述缺乏参考性,因此客观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成为确诊的重要手段[3]。本文就2018年我院开展的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价值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31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纳入标准:①均为首次骨折且经手术诊断明确;②年龄为5~12岁;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并发症者;②不配合检查者;③拒绝本研究者。其中男童2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8.91±3.23)岁;骨折原因:运动不当11例,高空坠落8例,车祸12例;骨折部位:左侧18例,右侧13例。

1.2检查方法

1.2.1多层螺旋CT平扫所有患儿均取自然仰卧位并将患肢平放于检查床,由专业技术人员利利用美国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肢进行常规平扫检查,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mAs,螺距1mm,间距1mm,速度0.5s/圈,层厚0.5mm,矩阵512×512,薄层重建0.5mm。

1.2.2多层螺旋CT后处理对平扫所获取的图像上传至配套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完成三维成像重建。

1.3观察指标

邀请我院2位影像学副主任医师对所获取的平扫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分别进行双盲法判断,并将图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诊断价值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或%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螺旋CT图像特征

多层螺旋CT平扫图像中可见患肢肱骨髁上骨质存在明显中断征像,断裂端存在明显对位和对线欠佳,部分图像可见断端存在小骨块影。经图像后处理后,MIP图像中可见明显的骨折线和断端移位图像,而VR图像中能够多角度观察断端的立体图像特征。

2.2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价值评价

31例患儿均经手术确诊,其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性均显著高于平扫图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小结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骨折发生在肱骨内外髁连线上方2~3cm处,此类骨折由于发生在关节外,因此属于临床骨折AO分类法的A型骨折[4]。临床上通常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都有上肢伸直位跌倒病史,同时体征检查时存在明显的肘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不稳等,但单纯体征检查和病史询问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因此影像学诊断技术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5]。虽然临床对骨折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手段是X线摄片,但曾乐飞等[6]在研究中对53例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DR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以青枝型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但对于细微骨折的辨别仍需CT检查明确诊断。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100.00%、96.77%和96.77%,均显著高于平扫图像的87.10%、80.65%和77.42%,分析认为X线摄片对软组织辨别能力较低,不利于发现细微骨折,而多层螺旋CT能够在一次扫描后,借助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为临床医师提供立体、直观、分辨率高的图像进行鉴别诊断[7];这在张少峰等[8]的研究中也获得了相近的结果,充分证实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重建技术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佳,邵佳申,于沂阳,等.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01):65-69.

[2]刘振江,潘诗农,张立军.中国北方青少年体育运动导致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影像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03):208-211.

[3]陈小龙,康晓莉,郑颖,等.儿童肘部创伤性病变DR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6):1599-1602.

[4]康生军.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式与临床疗效初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4):12-13.

[5]张立明,邹魁,王永平,等.儿童肱骨经髁骨折误诊为肘部软组织伤15例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04):59-60.

[6]曾乐飞,庄剑伟,范育超.儿童肘关节细微骨折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及CT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06):506-508.

[7]宋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7):54-55.

[8]张少峰,罗一博.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1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