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在长输管道全面检验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PCM+在长输管道全面检验中的应用

肖康周建国黄道懿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佛山检测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由于开挖难度大,埋地钢制管道的检验主要采用不开挖直接检验。论文阐述了PCM+实施长输管道不开挖直接检验的基本原理,以广东某管网90km管道为例,介绍了PCM+在长输管道全面检验中的应用,选取检验发现dB值为42、51、58的3个破损点进行开挖验证,结果显示:PCM+可以精准确定管线位置及其埋深,定位防腐层破损点位置,评估防腐层质量情况,开挖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PCM+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后期管道破损点修复工作的指导。

关键词:PCM+;长输管道;全面检验;破损点;防腐层评价

1引言

随着西气东输、中俄跨境输气管道等一系列节点工程的建设与投用,管道运输俨然成为国内石油、天然气跨区域、跨境流动的主要输送方式。长距离管道运输主要以埋地钢制管道作为输送媒介,采用外防腐层加阴极保护联合防护管体金属腐蚀。管道在安转、运营过程中,受机械暴力安装、杂散电流等因素影响,防腐层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破损露铁区域。露铁区域金属受土壤环境腐蚀、电化学腐蚀发生减薄,严重者导致管体穿孔,输送介质泄露,给管道沿线地区带来极大安全风险。因此,定期对长输管道进行检验,识别潜在安全隐患,对保障管道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TSGD7003-201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规定,长输管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检验,同时应有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定期对管道实施全面检验。

PCM+是新发展起来的针对埋地钢制管道不开挖直接检验的方法,可以实现管道定位及埋深确定,沿线敷设环境调查,防腐层破损点精准定位,防腐层质量等级评估等功能,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追溯性好的特点。论文阐述了PCM+方法的基本检测原理,以广东省某地区90km天然气长输管道为例,介绍了PCM+在长输管道全面检验中的应用。

1PCM+检测原理

PCM+系统包括大功率发射机、便捷式接收机、A支架及防腐层评价模块四部分(图1)。其中,发射机用于发射信号,接收机用于接收信号,A支架用于精确定位防腐层破损点,防腐层评价模块用于评定管道外防腐层质量。

2.1管道定位、埋深及敷设环境检验

发射机正极接地,负极接管,正极向大地发射特定频率,或多个低频组合的正弦交变电流信号,该信号流入大地并通过埋地管道回流至发射机负极。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交变的电流信号将在管道周边产生感应电磁场。沿管道走向,持接收机在管道上方附近地表捕捉感应出的电磁信号,通过接收机内部线圈及分析模块重新整合成电信号,在接收机显示界面显示出信号的大小和方向、管位偏移方向、管线埋深等参数,实现对管道定位、埋深及敷设环境的检验。

2.2外防腐层破损点检验

A支架在ACVG模式下,通过两个支脚探测管道感应电磁场的电位梯度,在接收机界面显示破损点指示箭头及分贝(dB)值,根据指示箭头的方向变换及dB值大小可以判断破损点的准确位置。

在无防腐层破损点的区域,信号箭头指向不稳定,变化无规律,dB值很小。在存在破损点区域,感应电磁场发生畸变,信号箭头在较远处开始稳定指向破损点方向,且随着与之距离减小,dB值逐渐增大,至破损点正上方,dB值达到最大;跨过破损点继续向前检测,信号箭头变换方向指向破损点,dB值逐渐减小,至箭头方向稳定后,破损点在前后稳定之间的区域;在该区域管道垂直方向进行检测,待管道两边信号箭头均指向管道方向,即可判定此处为管道破损位置,dB值取四个方向检验发现的最大值。

根据检验经验及相关标准,若dB值小于30,管道防腐层存在破损点的可能性很小,实际破损点检验中,主要考虑dB值大于30的区域,检验中常见的两种破损点如图2。

2.3防腐层质量评价

发射机输出的电流信号沿管道走向呈衰减趋势,距发射机越远,信号值越小,其衰减梯度取决于防腐层质量的好坏,质量越好,衰减速度越慢。管中电流I与测量点至发射机距离x之间的关系见式(1):

3检验实例

论文选取广东某管网90km天然气长输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PCM+对管道进行不开挖直接检测,获取沿线管道定位、埋深、敷设环境、破损点及防腐层相关信息,管道基本情况见表2.

3.1检验流程

1)发射机负极与检验管道连接,正极通过铅制接地棒与大地连接。打开发射机电源,选定DCVG模式,该模式下,发射机输出频率为4Hz(检测用)、128Hz(定位用)的多频组合电流,电流强度调至300mA或600mA。

2)连接接收机与A支架,调试并确认工作状态正常,沿管道走向每20~30m记录一组数据,确定管道定位及埋深,调查管道敷设环境,判断检测区域是否存在破损点。

3)导出PCM+走线记录的相关参数,利用系统防腐层评价模块(ESTEC)对检验数据进行处理,评估防腐层质量等级。

4)在检验出来的破损点中,选取有代表性的3处进行开挖检验,验证PCM+在管道定位、埋深、防腐层破损点及防腐层评价检验的有效性

3.2结果讨论与分析

1)管道定位、埋设及敷设环境

检验管道主体部分穿梭于山林之间,上山和下山均设置有水土保护带,全线共发现10处埋深不足区域,最浅处管顶至地表仅0.36m,远小于标准要求;4处与周边建(构)筑物安全间距不足区域,最近处与民房水平距离仅约2m,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5处存在第三方施工区域;部分地区水保设施损坏,水土流失严重,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管道上方多处存在密竹林等深耕植物占压(图3)。

开挖验证结果显示,管中距地表距离与PCM+走线读取埋深值相同,管线位置与PCM+定位相同,因此,PCM+可以准确定位管线位置并确定其埋深。

2)防腐层破损点

全线共发现疑似破损点116处,dB值最大为72,最小为30,分别选取dB值为42、51、58的3个疑似破损点进行开挖验证(图4),各破损点基本信息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开挖坑A1、A2、A3分别存在3、1、1处面积、大小不等的防腐层破损区域,各区域内管体金属裸露,外表面轻微腐蚀。可见,PCM+可以准确定位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对后期管道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采用A支架定位时,若同一个区域存在多处破损点,感应电磁场畸变程度大、dB值大的信号将覆盖附近畸变程度小、dB值小的信号,造成破损点漏检,开挖时呈现出同一个坑内发现多处破损区域(A1);破损点dB值至受管道埋深、杂散电流及土壤腐蚀性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敷设环境下,其值大小与防腐层破损的严重程度无直接联系。

3)防腐层评价

根据GB19285-2014《埋地钢制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的要求,采用ESTEC对90km检验管道防腐层进行评价,根据计算的绝缘电阻率,对照表1获取全线管道防腐层整体评价结果为1级,防腐层状况较好。开挖验证结果显示,破损点附近防腐层损坏,局部区域粘结力降低,发现剥离现象;破损点以外区域防腐层外观完好,未发现剥离、损坏等现象,防腐层整体状况良好。可见,PCM+防腐层评价模块可以较好的评估防腐层的质量情况。

4结论

1)PCM+可以精准确定管线位置及其埋深,定位防腐层破损点位置,评估防腐层质量情况,开挖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PCM+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后期管道破损点修复工作的指导;

2)定位破损点时,若同一个区域存在多处破损点,感应电磁场畸变程度大、dB值大的信号将覆盖附近畸变程度小、dB值小的信号,可能造成PCM+检验破损点漏检;

3)破损点dB值至受管道埋深、杂散电流及土壤腐蚀性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敷设环境下,其值大小与防腐层破损的严重程度无直接联系。

参考文献:

[1]杨琪,杨剑锋等.多频管中电流法在埋地管道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机械,2017:502-506.

[2]许忠耿,长输管道外防腐层质量检验忠PCM的应用与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7,(12):38-39.

[3]刘国昊,PCM在埋地金属管道检测中的应用实践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4):128-129.

[4]徐琰,PCM对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的检测评价[J].石油仪器,2014,28(2):66-71.

[5]林武春,PCM+在长输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的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6,(2):38-40.

[6]郭艳伟,陈玉宝等,PCM法在管道外防腐层检测中的原理及其应用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6,(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