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

燕凌云李金霞

燕凌云李金霞(莱芜市莱城区口镇中心卫生院山东莱芜271114)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353-01

【摘要】目前的妇产科护理存在很多问题,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就如何做好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提出几点防范措施,目的是解除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患者树立防范意识,进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是研究女性一生中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相应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一门学科,是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病人对医务工作的质量和态度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安全问题,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当前护理工作日益紧迫繁重的任务。

1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1.1大部分医院妇产科科室人员偏年轻化,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护理人员匮乏。许多护理人员不能从基础护理工作入手,严格执行查房程序和交班制度,难以深入细致的开展专科健康知识教育,和人性化沟通,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本来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就很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护理工作更是需要有耐心、能吃苦的敬业精神才能胜任。因此,护理人员的匮乏与护理需求日益增多的患者数量形成了巨大反差,护理人员工作量加大,甚至超负荷工作,造成很多患者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降低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护士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极大伤害。

1.2部分医院不重视制度的落实,为提高工作效率而简化流程。很多护士为了省工,私自将操作流程进行简化,不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没有按规范化操作,工作中疏忽大意,造成本可避免的意外事故频发,最终导致部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信任。有些护士在和经验丰富的护士共同工作时,不懂得学习借鉴,私下也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导致在面对较复杂的操作时,很难工作到位,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1.3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只重视日常护理工作,而忽视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单薄经常会导致护患纠纷。例如告知义务的履行、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患者隐私保护等经常被护理人员忽视,只是一味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因为不重视证据保存,一旦出现护理纠纷,就会陷入被动。

1.4服务质量较低,对患者没有做好详细的护理记录。前边提到护理人员的经验不足造成很多患者问题不能解决,同时对工作的周到性也造成了影响,由于大量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及时处理,而护士没有详细的记录,只是简单记下护理要点。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医院很难拿出有利的法律证据。

1.5护理人员工作较忙,忽视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一项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到位而引发的护患纠纷占有很高的比例,是事故发生的第一原因。

1.6部分医院产房管理不严格,布局不合理。部分医院产房难以做到操作流程规范,制度模糊,有些产房并不能通过管理年验收标准,配置不合理,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2妇产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2.1苦练技术,严把质量关。针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年轻化情况,制定操作训练计划,将基础操作项目纳入日常考核,每周检查督导一项,将常用操作项目逐一进行考核,制定操作标准,全员训练,并在操作考核中不断改进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术,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2.2抓制度落实,明确工作分工,防范工作漏洞。将工作细化,进行分工,文书书写有责任护士和质检员三人负责,开成管床护士责任下完成病历,责任护士把管,质检员质控的三级质控模式,有效的控制书写错误和不规范书写,提高书写质量。每项业务分别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负责,大家共同参与科室管理,有效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3增强法律意识,护理人员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以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的义务,担负护理人员的责任。对于患者的护理,要充分族中患者的选择权、隐私权和知情权。

2.4认真做好护理记录。虽然护理人员工作很忙,甚至超负荷工作,但是护理人员必须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详细记录,这既是对患者的负责,同时也是保护护理人员权益的预防措施。

2.5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充分利用工作时间,从入院开始就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充分的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在全部告知患者并且患者及家属没有任何异议后要求患者确认签字。同时,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护理人员要充分重视,以求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另外改进查对方式,将传统的称呼病人床号、姓名,改为问病人姓名,让病人主动回答,避免查对差错发生的可能性。

2.6加强产房管理,印制产科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张贴在产房内墙,强化操作流程,落实腕带识别制度,严格执行新生儿腕带佩戴工作,建立交房交接流程并督导实施,有效加强产房及新生儿安全管理,同时完善疫苗上报及查对程序,加强疫苗管理。另外,根据管理年验收标准,惊醒产房改进,配置消毒用品,调整待产室、隔离产房、及隔离待产室位置,以达到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宝娣.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管理途径;医药卫生;1006-0979-(2009)11-0077-03.

[2]吕军,陈刚,对医院安全卫生管理的思考[J].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4541.

[3]邓坊非.医疗护理隐患自查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护理研究,2000,14(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