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整形美容科患者心理护理的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论整形美容科患者心理护理的特点

赵越1赵璐2

赵越1赵璐2

(1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2荆州市荆州中心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随着整形美容事业发展,心理护理除了具备普遍意义上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了护理语言化、护理深入化和护理多重化的特征。重视整形美容科心理护理,对解决患者心理困扰、调整完善患者心理适应,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整形美容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9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人体美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心理护理是“通过护患间的密切交往,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扰,协调各方人际关系,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使之配合医护、服从诊治,以求早日康复身心,提高护理效果的一种护理方法”[1]。但是,整形美容心理更侧重以患者心理特征为护理对象,并要能最终促进患者的心理成熟和发展。整形美容临床实践中,护士心理护理对美容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

门诊整形美容科接纳的受诊者,对治疗有不同需求,他们的心理因年龄层次、个性特征、性别的不同而异。如2006~2011年以来,参考Derogatis.L.R1975年症状自评量表(SCL-90),荆州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15~30岁间的患者占70.5%,女性患者占80.3%,也有因过于追求美而对手术提出过高要求和幻想的患者占30.7%,对手术是否成功有极大疑问的患者占60.8%。其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5项P值指标小于0.052。另外,受就诊者审美观、自主权因素的影响,使心理护理在整理美容科护理实践中就变得十分复杂。因此,整形美容科的心理护理与临床心理护理有着巨大差异和不同,也使该科系的心理护理具备了不同特点。

1.心理护理语言化:针对受术者心理进行语言引导

整形美容科就诊者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也有其他综合因素。有的就诊者对自身缺陷有明确认识,心理准备充分,此种情况可加强沟通、给予理解,设计方案,达到共识,进行手术。但有的就诊者存在心理障碍,过度追求完美,或无明确手术指征,整形愿意却十分强烈等情况。为此,应充分利用语言,让患者充分了解整形、美容的目的,摸清就诊者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及其对求美的心理原态,及时提醒就诊者充分考虑自身客观条件以及治疗所带来的结果。

1.1规范文明用语倾听患者需求

全面评估和正确分析患者的不同需要,是整形美容科心理护理的首要目标。“听其言,观其行”,倾听是一种美德,要认真了解受诊者诉求,为医生治疗方案提供丰富信息。文明、得体、谦和、礼貌的语言能使病人思想乐观、建立信任感,便于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3]。发挥口语魅力和体态语言的独特作用,重视音调,加上亲切和蔼的面部表情,用合理、亲切的语言和语气与就诊者交谈,如“您的情况我已经了解!”“您还有什么要求吗?”等等体现护理人员思想情操、修养与文化综合素质的语言进行交流,这是整形美容科心理护理的首要特特征,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开始。

1.2利用语言创造良好护理环境

护理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即科室的整洁,护士、医生身着整洁都会对患者的心理信任有影响;二是精神环境,即软环境,整形美容科护士大多由临床科室转过来,从对护理实务转变到以咨询为主的服务化模式上来,护士的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就诊中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和反应,及时发现及纠正不良动机,消除患者心理上的不良因素,都是创造良好护理环境中的重要手段;三是心理环境。也应让就诊者充分了解本机构的医疗水平,一般认为,向患者告知本机构医疗水平或许没有太大必要。但笔者认为,让就诊者对本机构医术有整体认知,有利于让他们对机构产生信任感,有利于患者心态的调整,保障各类手术正常进行,尽可能减少夸大宣传,减少医疗纠纷。

1.3利用语言艺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反应

排除心理障碍型、功能重建型、含糊不清型、追求完美型之外[4],还有取悦他人型、畸形自卑型及思维波动型[5],正常求美型就诊者,则要告知患者整形、美容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具体来讲,对整形患者来说,要引导就诊者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术后形体(部位)的恢复程度要进行客观的描述,避免出现“手术后一点问题都没有”、“以后完全和正常人一样”等暗示,否则会使患者产生过高期望值,尽管正常医疗水平下达到了治疗效果,仍有可能会产生医疗纠纷。对美容患者来说,要引导就诊者充分认识手术的风险,除此之外,要重视受术者的期望值,以足够的耐心对每位就诊者进行分析,通过沟通,使受诊者获得合适的期望值,有利于手术的圆满成功。

另外,由于不同患者、不同治疗部位的不同,患者对相同手术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有着极大差异性。如部分受术者对手术会产生恐惧心理。对此,要对受术者进行分阶段的心理安慰。利用语言艺术,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心理,告知受术者充分信任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向病传达良好的意愿和轻松的信息;手术前后,将安全、宁静、有序的手术室及医疗措施、充足的术前准备展示给受术者,让病人全身心适应环境、信任环境。

2.心理护理深入化:促进患者术后心理成熟和发展

2.1促进受术者术后的自我接受

人的审美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受术者主观对手术期望常与现实有着巨大差异。术前对自身身体或器官的不满或体象畸形症状等,使其对自身形体有较高期望期,随着现代摄影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宣传,受术者对人体美有了更为直观的参照标准,甚至有患者幻想自己变成心目中明星形象,这都是心理不成熟和未正常发展的表现。要从病人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角度综合考虑,配合医生的治疗,将病人引导到对自身体象正常认知上来,并积极暗示受术者术后(成功的手术)体象得以很大改观,效果明显,同时,要对受术后的病人大加赞赏,给予积极心理,个体会潜意识接受这种信息,从而最终达到受术者的自我接受。

2.2引导受术者术后自我肯定

从心理学角度讲,个体对自身体象、特征不满,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多与个体自卑、焦虑、模仿、幻想、强迫等有密切关系。手术只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之一。总体来讲,都是个体未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没有正视自身的优势,也即没做到自我尊重。护理要针对患者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心理伤害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引导,深入了解就诊者的真正心理动机,从而增强受术者的自我肯定,避免手术失去其应有的心理治疗作用。

2.3增强受术者术后自我的信心

自信心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整形美容受术者大多在术前缺乏信心或信心受到极大打击。心理护理要多利用美学、心理学等知识,引导整形者正视生理缺陷,重视内心心灵美,引导受术者正视术后漂亮的外形,学会自我欣赏、自我提升。至此,患者的心理才走上健康和成熟的发展道路。

3.心理护理内涵化:不断增强整形美容护士专业素养

心理护理的工作场域,给整形美容科护士提出更高要求。心理护理显现多重化特征。

3.1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很重要,特别是在心理护理中,与患者交流更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整形美容科护士尤其要不断学习语言,加强普通话训练,通过优美的语音、优雅的语句、温暖的话语,合理解释、善意引导、实现患者心理的调控和回归;通过各种科室与科室之间的交流、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交流,增强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另外,护理人员常参与配合医生手术,更要加强前术术中的安慰语言规范化、言语暗示技巧化等专项训练[6]。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接受周期性的专业化培训,在心理护理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沟通交流能力。

3.2利用审美素质,改善护患关系

美是复杂的概念,护理美学却是一门应用学科,要在护理中体现审美情操,创造工作之美。整形美容科心理护理要求护士塑造美的形象,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体现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同时,要保护精力旺盛、动作敏捷、特别是要着淡妆呈现优雅自然美,更要注重塑造护理人际环境美、护理文件书写美等[7]。重视与患者见面的第一印象,尊重对方的文化、技术操作也要体现出工艺之美,多作认真倾听、赞赏别人,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护理处处体现美、展示美,才能深化心理护理,建立新的护患关系。

3.3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完善心理护理模式

整形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手术器械操作方法,了解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更新医学观念,摒弃不良做法,尤其要注意把非手术因素引起的医疗事故和纠纷控制在零事故状态。这就要求整形美容科护士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教育学、法学等文化科学知识,根据护士层次和个人特长,积极组织护士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订阅大量护理类杂志和期刊,拓宽护理的专业视野。完善整形美容科的心理护理,提升整理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光霞主编,护理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2]范燕芳、袁宝玉、黄婉霄,整形美容者的心理状态研究,中国美容医学,2008(5).

[3]王树云,谈护理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天津护理,2004(3).

[4]王素兰,中老年整形美容就诊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

[5]王肃生,美容整形受术者的动机和心理讨论,医学美学美容新探索,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9).

[6]桑奎莲,吕云,王春燕,浅谈护理工作中的行动暗示和语言艺术,菏泽医专学报,1998(3).

[7]劳丹梅,护理美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