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王桂勇

王桂勇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以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4例。对照组采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纳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的长;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对照组的多,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各有优势,但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股骨头直至股骨颈基底部的位置发生了骨折,老年人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为老年人普遍伴有骨质疏松症,骨的脆性明显增加,进而骨折的发生率显著提高,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选取何种手术方法是当前临床广泛关注的重点[1]。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特随机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满足WHO(世界卫生组织)对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以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4例。试验组女性18例,男性26例,年龄区间是48-76岁,平均年龄为(62.5±9.9)岁;骨折时间在3-12小时,平均时间为(7.5±4.2)小时。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27例,年龄区间是50-75岁,平均年龄为(62.2±8.6)岁;骨折时间在3-11小时,平均时间为(7.1±3.5)小时。两组基线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优异的可比价值。剔除合并其他骨折、存在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疾病的患者,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患者,在髋外侧做一个Hardinge切口,从臀中肌以及阔筋膜的中间进入,切开关节囊,使得股骨颈充分暴露,对其残端进行修整,取出股骨头,将髋臼窝内软组织彻底清除,扩大髓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置入合适的人工股骨头,手法复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折处,放入引流管,将切口逐层关闭,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2.2试验组:协助患者采取健侧卧位或者仰卧位,在髋外侧做一个Hardinge切口,臀中肌以及阔筋膜的中间进入,切开关节囊,使得股骨颈充分暴露,清理髋唇、髋唇、髋臼剩余的关节囊,借助髋臼锉前倾15度、外展45度磨削髋臼,髋臼软骨面研磨直至出现渗血位置,对磨削的骨碎屑进行冲洗,安装人工髋臼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折处,放入引流管,将切口逐层关闭,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

1.3观察指标

1.3.1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

1.3.2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并计算两组下肢静脉血栓、褥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本文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3.讨论

股骨颈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周围血供相对较差,一旦发生骨折,愈合的难度极大,手术是当前临床对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果、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未对髋臼进行处理,适用于活动能力以及全身情况差的患者,术后患者在行走时,髋部以及大腿部极易出现疼痛感,并且长时间的应力集中,会导致骨性髓臼的磨损程度明显增加,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最终往往需要关节假体翻修[4]。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边缘进行清理,充分暴露髋臼,确保假臼、髋臼的边缘平行,保证关节可以与假体很好的匹配,明显提高了髋关节的稳定性,降低了关节与假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髋关节出现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远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5]。本文研究示:两组手术情况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杜杰[6]的研究中,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的分别是7.89%、26.32%,观察组的显著较低,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纳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明显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了关节假体翻修概率,安全性更高,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向春,李春根,叶超,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5):100-103.

[2]曲振涛,刘青春,张述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6,35(3):93-94.

[3]史翀,王长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221例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7):896-899.

[4]胡德洪,彭仲华,谢学文,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76-1877.

[5]刘欢欢,关亚军,王巧霞,等.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7,37(6):1457-1458.

[6]杜杰.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