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推拿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陈戍国1李清明1吴思恩1余健2

(1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广东深圳518033)(2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广东深圳51803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推拿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内我院神经科接收的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则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用药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推拿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329-0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指由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出现间歇性、反复发作性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1]。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大量研究表明: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选取9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内我院神经科接收的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为(55.65±5.21)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6~66岁,平均年龄为(56.15±5.27)岁。

诊断标准:(1)颈部检查显示有椎管狭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曲度改变;(2)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眩晕,伴恶心、头痛等症状;(3)经颅脑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降低。

排除标准:(1)符合临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存在恶心呕吐、神经症状;(2)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舌苔发白、视物旋转、头晕头重[2];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西医常规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H20040130,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6mg/次,一天三次;0.5g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9048,郑州环科药业有限公司)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中医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其中茯苓10g、丹参15g、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橘红8g、甘草3g、当归10g、川芎6g;以上药物取水800ml煎服,每日1剂;亦可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来加减治疗,例如频繁呕吐以及眩晕较重者,在此药方基础上添加代赭石15g、竹茹10g、生姜3g;胸闷食欲不振者,则加白蔻仁5g、砂仁3g。

观察组: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指导患者取端坐位,以滚、推、拿、揉等手法按摩患者颈部,按5min后对患者风府穴、风池穴、阿是穴、肩井穴等穴位进行点压,点压时间控制在2min之内,点压力度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承重程度来制定。充分放松患者肩颈部肌肉后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垫高头部,医护人员一手托住下颏部,另一只手托住枕部,使头部与颈部呈45度角,将头部向上牵引,时间在控制在2min之内,同时小幅度旋转患者头部,以上推拿治疗每日1次,治疗时间为30~35min,连续治疗一星期后休息3天,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3]。

1.3疗效评价标准

1.3.1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治疗后眩晕、头昏、呕吐等指症状完全消失,经多普勒复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头晕耳鸣现象时有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基本改善为有效;经治疗后头晕呕吐症状无明显改善,且经颈部血管多普勒复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无任何改善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4]。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对比治疗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计算,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

对照组为84.4%,观察组为97.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

经对比,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多发于老年人,该病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假性动脉瘤、颈部贯通伤、颈椎骨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心房血栓、椎动脉起源处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5]等因素均会导致该病发生,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制剂中半夏、白术为豆科植物,起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作用,茯苓属于木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起保肝利尿、抗衰老的作用,丹参、川穹、当归均可以很好的对患者进行补气养血。

本文选取特定时段内的90例患者,经过研究,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7.7%,且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治疗中除常规中西医治疗外,实施推拿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海金,陈春花.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5):63-64.

[2]钱素瑛,吴怀钜,麻国尧,等.针刀配合推拿治疗中青年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170-171.

[3]张忠文,聂克勤,罗刚,等.小针刀结合推拿手法对CSA患者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37(15):109-110.

[4]向勇,王春林,董有康,等.间歇式角度松调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8,33(2):286-289.

[5]张亚楠,卢鑫,毛亚明.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6,36(3):693-694.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公益性科研项目:FTWS201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