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来僧人对吐蕃佛经翻译方面的贡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浅析外来僧人对吐蕃佛经翻译方面的贡献

旦知才让

旦知才让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吐蕃时期是藏族佛教发展和佛经翻译的重要时期。佛经翻译在整个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佛经的翻译主要靠译师们来完成。除了藏族本土的译师之外,外来僧人对藏传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翻译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简要讨论了吐蕃时期外来僧人对佛经翻译方面的贡献。

关键字:吐蕃时期;外来僧人;佛经翻译;贡献;

佛经翻译在藏文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来僧人对佛经翻译的贡献永不可磨,他们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佛经本土化的重要力量。

一.佛教的缘起

藏文史书记载早在藏王拉妥妥日聂赞时期,第一批外来僧人来到吐蕃,也带来了佛教经典,但由于当时,佛教传播的条件还不成熟,外来僧人没有实现在吐蕃弘法的愿望。他们留下佛经经典,离开了吐蕃,这一事件被藏族史学家认为是藏传佛教文化的开端。

二、松赞干布时期

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为了引进起他民族的文明,将佛教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途径和重要方式,派吐弥桑布扎去印度学习,迎请印度大师来吐蕃传法,翻译佛经。着一时期开创了佛经翻译的序幕。据《红史》记载“迎请印度大师古萨热,婆罗门香噶热,印度堪布李敬,和尚玛哈德哇等,由吐弥桑布扎任译师,由拉隆贝吉等任传话,译定多种经典”1。

从藏文史料中可以发现他们翻译的经典有《百拜忏悔经》,《宝箧经》,《宝云经》,还有《月灯经》,《集宝顶经》,《十万颂般若经》等。

三、赤松德赞时期

7世纪外来僧人的传法活动随着松赞干布的去世,暂时告一段落。到了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开始大力弘扬佛法。

据《西藏王统记》和《布顿佛教史》记载:“到8世纪初,赤松德赞派使者迎请班智达来藏,未成,然带回五部大乘经典,分建立拉萨卡扎庙,钦浦南若等五庙以安置之,郑喀,木乃噶肖聂,咱那古玛热,翻译了《百业经》,《金光明经》及一些历算和医学的书籍,”另外还有与金成公主一起进藏的僧人及部分从于阗逃来的外僧。吐蕃接纳外来僧人,又开始佛经翻译的事业,翻译佛教经典及历算,医学书籍。

赤松德赞时期是佛教经典翻译的黄金时期,也是外来僧人大量涌入吐蕃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桑叶寺建立之后,外来僧人和吐蕃本土译师共同翻译的大量的经典。《莲花生大师传》中有当时吐蕃迎请108位译师,来藏翻译佛经的记载。“乌仗亚那莲花山大师,沙尔和国的菩提萨捶,克什米尔布尔玛拉米扎,我的一百零八位译师,我以宣布为佛教法王,在印度弘扬着的佛教,经,论,续集和秘诀,都要译成吐蕃文”藏族史书中记载,佛教前弘时期,就有来自乌仗亚那的莲花生大师,沙尔和国的菩提萨捶,和克什米尔的无垢友等。由他们建成了庞大的翻译团队,进行佛经的翻译,是佛经翻译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四、赤热巴坚时期

赤德松赞与赤热巴坚父子当政时期,继续弘扬佛法,推崇僧人地位。到赤热巴坚时期,佛教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据《藏汉史记》记载:在赞普赤热巴坚时期“赞普详读佛法经典下令,今吐蕃所有之佛经,或用汉语、或用印度语、或用尼泊尔语、或用乌仗那语,祖辈传承之圣法,出现各种不同之佛法语言,此甚不佳,......佛陀降临于印度,首先讲法在印度,吾欲将之统一为印度之声”。在这一时期,在本地译师与外来僧人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出现了藏族第一部翻译理论著作,《声明要领二卷》。《声明要领二卷》是藏族古代译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即使在今天也对每一位翻译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吐蕃时期,佛教在敦煌地区得到兴盛。吐蕃腹心地带的佛教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传播到敦煌地区。当时有著名的译师,管.法成等到敦煌地区讲经传法,从事译经事业,其译经方面的成就令人赞叹。为佛教的发展和译经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语

吐蕃时期外来僧人对吐蕃的佛教发展和译经事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文明的发展需要交流,而交流的途径则是译师们翻译。因为译师的存在,吐蕃的文明则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当时吐蕃的外来僧人,主要从事翻译佛经和传播佛教的活动,外来僧人的一系列宗教活动,对吐蕃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蔡巴贡噶多吉《红史》,东噶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布顿仁钦珠,《布顿佛教史》,藏文,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8年。

3、拔赛囊,《拔协》北京,民族出版社。

4.达仓班觉桑布《藏汉史记》,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旦知才让,男,藏族,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藏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