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林下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影响林下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蔡始荣

怀集县林业科学研究所526400

摘要: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是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结合怀集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影响林下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林下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林下经济是通过利用林荫下资源,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以形成经济生态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1]。发展林下经济可以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现状,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生态建设成果[2]。广东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天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以及发展模式、市场需求转变带来的经济驱动力和林业重点转向林下经济的政策条件[3]。怀集县是广东省林业重点县,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发展林下经济的独特优势,但林下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影响,规模小,经营水平低[4]。为了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最大化地发展林下经济,本文结合怀集县林下经济发展状况对影响林下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1影响林下经济效益的因素

1.1发展模式

怀集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丰富,涵盖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林下景观利用所有类型。林下种植有林药、林菌、林果三种模式,中草药包括黄栀子、岗梅、两面针、丁公藤、何首乌等品种,林菌包括平菇、草菇、香菇、鸡腿菇等,林果以柑橘为主。林下养殖有粟米鸡、鸭、石山羊、牛、猪、中华蜂、野山蜂等。林下采集加工产品有林茶、松脂、竹笋等。林下景观利用包括燕岩生态休闲旅游、林家乐等。虽然品种齐全,但生成模式相对单一,各种模式发展不均衡,林下养殖比重大,反衬出其他模式发展不足,影响林下经济综合效益。

1.2政策因素

广东林业局在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粤林〔2010〕98号)中鼓励发展林下种植业、林业养殖业以及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产业。《肇庆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对肇庆市林下经济类型丰富但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小等问题提出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怀集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了发挥南药种植产业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的方略。但总体而言,怀集县林下经济以自发性发展为主,规划性不强,发展较为随意,规模效应不突出。

1.3产业因素

虽然怀集县林下经济品类齐全,但结构单一,规模较小,生产经营以小微型主体为主。管理上以个体、经验为主,多数经营者采用传统技术,受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技术含量不高,尤其缺少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等环节的技术支撑。同时合作社、企业组织较为松散,对农户的指导作用较为有限,制约了林下经济效益的提升。

1.4市场经营

在林下经济经营管理者中,独具特色、重视品牌意识的较少,而且经营分散、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面对不断增长的收购成本,容易陷入困境。从消费者角度看,由于对林下产品不甚了了,购买力不足,市场份额小,产业发展后劲弱。

1.5资金保险因素

虽然有林下经济相关各项补贴、林权抵押贷款等资金来源,但是农户感到扶持资金尚不充足,补贴在资金投入中的份额过低,同时贷款申请手续繁琐。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政策性保险险种较少,遇到意外灾害容易蒙受损失。

2提高林下经济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林下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良性互动的产业布局,所以要加强科学规划,针对怀集县各区域不同的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经营基础采取相应的发展模式,既要突出重点和发挥优势,也要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首先,由县级林业部门对当地林业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怀集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其次,强化综合服务,支持建立包括林下交易市场、人才、资金、技术等多种要素的市场,形成林下产品认证制度等。例如针对林药模式,利用怀集优越的生态环境、400万亩优质林地资源及独特的小气候、地理环境,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产业研发、制造能力和产业规模,形成具有优势效果的南药供应基地。

2.2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保障措施

发展林下经济,科学规划是龙头,但也离不开配套政策的支持。根据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基础设施建设好的地区明显比基础设施差的地区有优势,所以怀集县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解决林下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资金匮乏的难题,可按照林下经济项目的实际需求,联合商业银行建立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建立面向农户、中小企业的贷款扶持机制,简化贷款手续,开展多种信贷服务。二是建立林下经济贷款补偿基金,加大政府财政贴息扶持的力度。三是建立林下经济森林保险机制,解决农户林下经济投入的后顾之忧。四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2.3推动合作组织,引导产业发展

针对怀集县经营分散,规模小,以单户生产、经营、销售方面的劣势,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分散农户集中起来。首先要加强林下经济合作组织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经营的意识。其次,简化林下经济合作组织登记手续,使其依法享有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其在市场上的话语权。第三,鼓励当地民众发展股份制企业、有限公司,推广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的基地和农户发展模式。例如发展林药模式时,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龙头企业,以“产业基金+基地+专业农户”和“基地+市场”模式开展南药种植、加工、包装,不仅延长产业链条,也壮大自身产业规模。

2.4积极开拓市场,提升品牌意识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源泉,怀集县应重视市场开拓环节,成立专门的组织,加强信息收集、营销策划和产品宣传推广工作,指导农户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特色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味模仿。作为企业应注重品牌意识,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利用绿色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引导和协助本地林下经济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走出怀集,创建省级、国优名牌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产品在同类产品、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同时开展林下经济产业的监督检查,规范企业、产品的市场准入,推动林下产品标准化生产。

2.5强化科技支撑,注重人才培养

表面上看,林下经济发展受限于科技实力不足,其实本质问题是农村技术人才不足。文化基础较好的青壮年大都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地区缺乏劳动力,留守人员思想守旧,创新不足,所以不仅要加大技术研究的投入,更要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林业、农技等部门牵头成立技术服务组织,采取分片包户方式定期下乡培训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并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克服生产中的难题。为解决各类发展模式不均衡问题,应加强不同发展模式的分类指导,提高林下经济综合效益。

3结语

我国山多地少,仅凭单一林业投资,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为了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国家提出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主张。其实林下种植、采集早已有之,但发展水平不高,规模不大,为了提高林下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更加高效措施,解决投入产出效率问题。

参考文献:

[1]都阳,赵慧敏,李畅,等.林下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及其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2016(6):111-115.

[2]魏吴琴,支玲.我国林下经济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5(5):31-33.

[3]陈静,张虹鸥,吴旗韬.广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3):268-274,280.

[4]鲍文沁,徐正春,徐松浚.怀集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4(1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