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帕累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帕累托分析

王建平

(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药剂科江苏连云港222042)

【摘要】通过药品不良反应帕累托(80/20法则)分析,了解发生ADR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强化PK/PD个体给药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止细菌耐药产生。同时,继续加强ADR的监测,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关键词】不良反应;帕累托分析;ADR监测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367-02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在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特别是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发生率比较高,死亡人数中有相当比例是因为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统计资料显示,国内因不合理用药造成严重后果而去医院就诊的人数在100万左右,这些人当中有20万人甚至因此丧失了生命。[2]临床上不仅要求有效的治疗疾病,而且也要求安全合理的用药,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1.资料来源与方法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络平台,我院2015年至2017年共收集药品不良反应455份报表,按药品品种,不良反应性质,患者年龄进行分类统计。

在上报的455份ADR中,抗菌素占相当大的比例,为309例,其次为中成药注射剂,为50例,呼吸系统药物,为23例,维生素电解质营养药,为22例,神经系统药物,为18例,消化系统药物,为12例,抗病毒药,为11例,其他类药物,为10例。详见表1。

表1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类别统计表

在上报的455份ADR中,皮疹(一般),过敏反应(一般)比例最大,分别占150例,120例消化系统表现(胃肠道反应),占60例,头疼头晕等神经系统表现占45例,胸痛心悸等循环系统表现占30例,皮疹(严重)占20例,过敏性休克占15例,其他15例。详见表2。

表2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性质统计表

利用EXCEL软件绘制帕累托,进行分析。帕累托分析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A类,B类,C类)A类为主要因素(关键少数),累计构成比为0~80%,B类为一般因素,累计构成比为80%~90%,C类为次要因素,累计构成比为90%~100%。

2.结果

利用EXCEL软件系统,分别以发生ADR的药品类别,反应性质,患者性别为横坐标,发生ADR例数为左纵坐标(为直方图),以累计构成比为右纵坐标(为折线图),绘制帕累托图。见图1,图2,图3。

图1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类别帕累托图

图2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性质帕累托图

图3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帕累托图

3.讨论

药品有两面性,不仅仅治疗作用,不良反应也不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抗感染的抗生素,中成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居多,一般引起皮疹(一般),过敏反应(一般)等皮肤损害和胃肠道反应,未成年儿童,中老年发生率较高。

3.1抗生素,中成药引起不良反应居多的原因与临床使用该药的频率较高有关系。我院为三级综合性医院,抗生素抗感染,针对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居高不下。尤其头孢菌素使用比例较大,头孢菌素高效,低毒,广谱,在临床应用广泛。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普遍存在无指征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可见,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避免其滥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当前每个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3]。我国临床医生无指征滥用抗生素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有多种原因。中药制剂的ADR在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均有上升趋势,这是由于中药组成复杂,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制备过程中难免有杂质残留,且发生的ADR与其杂质含量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应加大其监测力度[4]。

3.2过敏反应是药物本身刺激机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由于药品纯度,杂质,患者个人体质等原因,过敏反应概率较高,一般表现为皮疹居多。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应当询问药物过敏史,需要皮试的药物坚决做皮试,一经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用药,进行及时救治。对消化系统损伤的胃肠道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主要原因在于药物作用于胃肠道壁细胞,影响细胞功能,或者影响胃肠道蠕动,或者影响胃肠腺体的分泌,或者影响胃肠血流等等。

3.3未成年儿童,器官组织发育没有完全,解毒,消除功能弱,容易发生ADR.这与儿童的生理特征不完善是相符的。老年患者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大致为:肝、肾功能减退,使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率减慢;血浆蛋白含量偏低,使体液游离药物浓度增高;靶器官对某些药物作用敏感性增加;长期用药、合并用药多,原患疾病多等特点,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5]。因此,临床应当充分考虑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用药方案问题,熟悉掌握儿童,老年人慎用,禁用的相关药物。根据患者年龄,生理特征,临床诊断,药物动力学,老年人用法,儿童用法,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等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6]。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发关注药品的副作用,过敏反应,继发作用等不良反应。面对ADR造成的危害,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没病不要随便用药,是药三分毒,有病要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提高安全用药意识,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作为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药物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药学服务。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培训和宣传,鼓励医务人员及时,积极上报ADR,并以ADR上报的数量和质量建立考核指标,不断提高本院ADR上报的数量和质量,更好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7]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个别科室,个别医务工作者对ADR上报存在忌讳心理,担心因此发生医疗纠纷,或者,思想上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不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实践中也应当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制定奖惩办法措施,加大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2004:3-4.

[2]季兵,姚东,唐丽鸣,祝华.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1).

[3]王沪凯,白云,李丽蕊,等.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6(3):193.

[4]刘小丰,宋沧桑,张小青.清开灵注射液致17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4(6):243.

[5]王娟.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12):42.

[6]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J].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64.

[7]崔宇姣.2008-2010年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0(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