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精神病人死亡之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女精神病人死亡之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策略

刘晓云刘梅芳薛金花

刘晓云刘梅芳薛金花(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福建闽清350800)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病人死亡之前的临床表现,提高护理人员的前瞻意识,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前做好防范。方法查阅我院女病人的病例并摘录其中较典型临床资料。结论精神科临床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获取信息、了解病情尤为重要。

【关键词】精神病人死亡临床表现观察

精神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很多,为了解患者死亡之前期的临床表现,作者将亲眼所见的三例女精神病人死亡之前的临床表现回顾报告如下,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注意点。

1.临床资料

例一,36岁,已婚,住院天数8天,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总病程:6年,入院主要表现:失眠、无故哭笑、呆滞少语、伤人、拒食,首次住院既往有甲亢手术史,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该患者在家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具体药物不详。入院后经过口服氯丙嗪300mg/d、静脉滴注氯丙嗪100mg/d、氟哌啶醇10mgimbid治疗,第六天早上出现腹泻3次,第八天出现药物副作用,走路不稳,动作不灵活,腹胀,肠鸣音减弱,腹透提示肠梗阻,给予肠梗阻治疗方案处理,于第八天十二点四十分死亡。

例二,45岁,已婚,住院天数15天,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总病程:12年,入院主要表现:呆滞乱语、疑害、生活懒散、拒食、行为异常加剧2天、在家里给予加大氯氮平治疗量为275mg/d、加用氯丙嗪200mg/d治疗,病情未能得到控制,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第四次入院,入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博思清、氯氮平治疗,精神症状未得到控制,且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大量稀便溺身,于第十五天下午四点五十分死亡。

例三,33岁,离婚,住院天数64天,入院诊断:双向精神障碍,总病程:3年,入院主要表现:间歇性郁闷与兴奋话多、易惹惹10天、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尿液分析红细胞2+,白细胞少许。第二次住院,给予碳酸锂0.75~1.5/d,配合氯丙嗪100~200mg/d,治疗50天后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逐渐恢复,55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大量稀便、震颤、卧床不起、面部浮肿、面色苍白,于第64天下午四点五十分死亡。

2.临床表现三大症状

2.1精神症状

不停地大声叫喊、劝说不能听取、问之不答或答非所问、言语啰嗦、喃喃自语、东摸西弄、行为极度紊乱、睡眠不佳直至整夜失眠、静坐不能、“不能名状”的痛苦呻吟、直到死亡之前喉咙始终发出一种怪声,使笔者终身难忘。笔者认为,这种怪声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容易造成咽喉肌群共济失调,当病人呼吸时随着空气的进出而发出的声音。

2.2消化道症状

不思饮食、食欲减退、无法进食、拒食、腹泻、直至大量稀便溺身。

2.3锥体外系反应

步态不稳、起初双手震颤、双手乱抓、最后全身发抖、躁动、全身僵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对治疗极不合作、全身紧张多汗。

3.护理注意点

3.1入院时应详细询问精神病史和躯体疾病史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如剂量、时间等

并告知病人家属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猝死可能,签订相关协议,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3.2饮食护理

对拒食者每餐应由专人负责,应先清洁口腔,再以少量饮食试喂;若无效给以鼻饲或静脉输注葡萄糖,并做好进食情况的详细记录,重点交班。应注意观察患者咽喉肌的功能,若出现吞咽困难,应予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精神病患者必须集中进餐,集中管理。

3.3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在临床观察中,有些护士认为病情观察、分析判断是医生的事,护士没有决策权,遇到复杂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护士往往不知所措,不用心去分析、比较,也不思考病情的来龙去脉。但是,殊不知不会思考就不会懂得如何观察病情,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即使病情出现问题也会熟视无睹[1]。精神科护士应该具备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职业技能,做到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连续观察,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慢性患者,因疾病本身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使其痛觉阈值较一般人群高[2]。大部分精神病患者不能主动客观地叙述自己躯体不适,同时精神病人一般没有家属陪伴,如果护士不仔细观察,可能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若能及时发现患者死亡前期的临床表现,提高护理人员的前瞻意识,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前做好防范。

3.4生活护理

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及时更换脏衣服,使病人身体舒服。

3.5心理护理

对病人“不能名状”的痛苦给予同情理解和安慰。如果病人有向护士诉说难受或不舒服,护士应该耐心听取并及时报告医师。应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病人约束在床上时护士更应多关心和照顾。善待病人,用积极和温和的言语鼓励病人,同时用肢体语言安抚病人如:握住病人的手,抚摸病人的脸部等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和孤独感。

4.结论

精神科临床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获取信息、了解病情尤为重要。护士必须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连续观察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目前精神科临床护士是轮班制,又是按工作内容分工轮换作业,虽然有名义上的责任护士,但缺乏连贯,无法比较。临床护士要增强思维判断,提高观察的质量,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思索,分析比较服药前和服药后的症状,同时了解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提醒全体医务人员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应加强精神科临床护士内、外科知识的训练,提高护士的综合科的知识,提高急救能力。

参考文献

[1]沈雅芳,沈小玲.实现临床护理观察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21-1122.

[2]金梅,余海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心血管和代谢的影响[J].外国医学精神病分,2004,3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