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半夏泻心汤研究进展

陶永梅

陶永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50001)

【中图分类号】R28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432-02

【摘要】目的讨论半夏泻心汤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痞、呕、泻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病在中焦;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是其佐证,按八纲辨证,病性属热;痞、吐、泻三证都是津病,按气血津液辨证,属津气升降失调。少阳居表里之间,为津气流通之所;脾胃位居中焦,为津气(阴阳)升降之轴。外感风寒,表卫闭郁,津气不能出表,由少阳三焦内归脾胃,津气升降出入紊乱;或饮食不洁,由食管直侵胃肠,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致使湿滞胃脘而成痞;升降失调而呈吐泻;气郁化热而呈舌红、苔黄、脉数。故脾运障碍,升降失调,气郁化热,津凝为湿,是本方证的基本病理。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研究进展

[组成]半夏12克干姜9克黄芩9克黄连3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大枣12枚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主治]脾不运湿,湿热中阻,升降失调,心下痞,呕吐,下利,舌尖红,苔薄黄而膩,脉弦数。

[证析]痞、呕、泻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病在中焦;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是其佐证,按八纲辨证,病性属热;痞、吐、泻三证都是津病,按气血津液辨证,属津气升降失调。少阳居表里之间,为津气流通之所;脾胃位居中焦,为津气(阴阳)升降之轴。外感风寒,表卫闭郁,津气不能出表,由少阳三焦内归脾胃,津气升降出入紊乱;或饮食不洁,由食管直侵胃肠,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致使湿滞胃脘而成痞;升降失调而呈吐泻;气郁化热而呈舌红、苔黄、脉数。故脾运障碍,升降失调,气郁化热,津凝为湿,是本方证的基本病理。

[病机]脾不运湿,湿热中阻,升降失常。

[治法]清化湿热,调理脾胃法。

[方义]治疗此证,应当注意三点。①此证有气郁化热和津凝为湿的证象同时存在。热为阳邪,宜用寒凉,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寒温共用,才能和其阴阳。②此证有清阳不升而利,浊阴不降而吐的证象同时存在,其升降失调之机就是脾运障碍。施治之际,应该振奋脾阳,恢复脾运,苦辛并进,才合治病求本之理。③吐、泻、痞是津凝为湿的实证,津液之所以凝聚为湿,却因脾虚不运引起。这种虚实夹杂的矛盾同时存在,治宜化其湿浊,补其虚损,才能兼顾,这是其三。综合上述,此证宜寒热共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复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其虚实。.方用黄芩、黄连之苦寒,清中焦之热;半夏、干姜之辛温,化中焦之湿;人参、甘草、大枣之甘,补中焦之虚,并缓胃肠之急,使热清、湿去,胃肠功能复常,则升降调而吐泻止。

学习此方须要弄清四个疑点。①此方反映了寒热共用的配伍形式,两种属性相反的药物配在一起,作用是否已被抵消?此证有气郁化热的阳证存在,亦有津凝为湿的阴证存在,有热当用苦寒的芩连,有湿当用温化的姜夏,将两类属性相反的药物配于一方,是仲景示人要从病变本质施治。何况每药都分性用两个方面,相反的属性能够抵消,达到中和,难道芩连清热解毒,姜夏燥湿运脾的功效也被抵消?所以,寒热两组药物能够各行其是而并行不悖。此方一出,遂开治疗湿热先河,后世不过多去甘药而加芳化、淡渗罢了。②此方所治症状,反映了升降失调的病理改变,何以不用升清降浊药物?须知形成吐泻的基本病理是脾运障碍。用姜夏恢复脾运,正是从本治疗,不是见证治证。若系饮食不洁,病邪直接进入胃肠,引起升降失调,方中芩连又能直接消除病因,也是从本治疗,不是见证治证。所以,此方能止吐泻,完全得力于消除病因和恢复脾运两个方面。③此方所用芩连,原著明是用来解其气郁所化之热,今谓可以直接消除病因,是否符合临床?本方证的吐、泻、痞,因外感风寒随少阳三焦内侵胃肠者固多,因饮食不洁病邪直侵胃肠者亦复不少。前者用芩连在于解其郁热,后者却有直接清热解毒,消除病因的效果。只有全面理解芩连的作用,才与临床吻合。④痞为阻塞不通,脘痞而用人参、草、枣等药滋补,是否更增其痞?本方原为误下损伤脾胃功能,邪气乘虚内陷胃脘而成痞结者设。系脾虚不能运湿酿成的痞、呕、利。用此补气健脾之品合半夏、干姜恢复脾运,是完全必要的。何况此方配伍甘草、大枣亦不限于补虚,尚有缓其急迫之意。盖吐泻是胃肠蠕动增强的反应,胃肠之所以急剧蠕动,是肝系的膜络挛急使然。用甘草、大枣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

[应用]

1.以吐、泻、痞为主证,兼见舌红、苔黄、脉数即可使用。一个主证即可,小必悉具。

2.《类聚方广义》云:“痢疾腹痛,呕而心下痞硬,或便脓血者;及饮食汤药下腹,每漉漉有声而转泄者,可选用以下三方(指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这里说明了两点:①痢疾是疫毒直侵肠道,不是邪从表人,芩连在此是直接消除病因,不是清其郁热。②饮食汤药下腹,漉漉有声而转泄,是胃肠功能障碍,蠕动亢进的现象。故用干姜,半夏恢复功能,甘草、大枣缓其急迫,这些用法,将本方各药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很能启人思维。

3.《芳翁医谈》云:“休息痢,世医以为难治,盖亦秽物不尽耳。宜服笃落丸(大黄一味为丸)兼用半夏泻心汤之类。”“下利如休息而无脓血,惟水泻,时或自止而腹胀,泻则爽然,……与半夏泻心汤兼用笃落丸为佳,且宜长服。”休息痢与水泻时泻时止,都是余邪未尽而正气已虚现象。此方有补虚扶正的姜夏参草,解毒的芩连,加入导滞祛邪的大黄,颇为对证。

4.《方函口诀》云:“因饮邪并结,致呕吐,或哕逆,或下利者,皆运用之,有特效。”指出凡属中焦水液失调引起的吐、泻、呃逆,都可应用,但须偏于热者。

综上,凡痞、呕、利,或腹泻与腹胀交替出现,或下痢,或休息痢,或呃逆,皆可应用此方。

5.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痢疾,审其病机相符,均可应用。

[化裁]

1.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温病条辨》)半夏、人参、大枣、黄芩、黄连、枳实、杏仁。水煎服。治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热较盛,故去辛热的干姜;不食不饥便是胃肠传导麻痹,故去甘缓的甘草而加宣降肺气的杏仁,下气消痰的枳实,遂由治利之方变为行滞之法,与仲景原方有相同处,亦有相异处。

2.人参泻心汤(《温病条辨》)人参、干姜、黄连、黄芩、枳实、白芍。水煎服。治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吴氏谓:“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令人昏,故神如蒙,此与热邪直人包络,谵语神昏有间。里虚故用人参以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湿中兼热,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降。此邪已内陷,其势不能还表;法当通降,从里治也。”

3.加减泻心汤(《温病条辨》)川连、黄芩、干姜、银花、楂炭、白芍、木香汁。水煎服。治噤口痢,干呕、腹痛,里急后重。此证偏于湿热。以泻心去守中之品,加银花解毒,楂炭活血,木香行气,白芍益阴柔肝,缓其腹痛里急,有解毒止痢之功。

[歌括]半夏泻心用芩连,干姜草枣人参添,中虚湿滞痞吐利,和中降逆自然安。

参考文献

[1]梅全喜.中医文献杂志1998;(1):15.

[2]明•王肯堂辑.证治准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