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分析张廷

/ 2

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分析张廷

张廷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中心卫生院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把中药的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使其剂型与种类越来越丰富,所以中药种类的选择范围也相应扩大。然而中药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其成分复杂,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临床疗效,现将资料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接受中药治疗患者共8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1例。其中干预组患者男22例,女19例,年龄25~76岁,平均(50.5±0.6)岁,41例患者中患有消化道疾病12例,呼吸道疾病16例,心血管疾病8例,其它5例,其中行中药内服治疗与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5例和16例;常规组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26~77岁,平均(51.2±0.5)岁,患有消化道疾病患者11例,呼吸道疾病13例,心血管疾病10例,其它7例,其中行中药内服治疗与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3例和18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往病史、中药治疗方法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概述

中药是指以相关中药材为基本原料,按照相应的处方、质量标准、生产工艺等做成的制剂。因其自身制作工艺繁杂、临床种类繁多,包括注射剂、散剂、丸剂、膏剂、饮片等,并根据临床需要制作成相应的制剂。近年来中医药势头发展迅速,但由于其成分复杂,安全性能遭到其发展瓶颈,应引起学术界的相应重视。

1.3方法

1.3.1常规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中药治疗,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症用药。

1.3.2干预组

在进行一般性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干预运用。具体为:(1)在药物的调剂、复核、发药等方面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不断更新与提高制剂人员的药物专业知识,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及时讨论交流;(2)贮藏条件应按照相应的标准放置,避免受潮、光照、高温、氧化等不良贮藏条件对制剂质量产生的质变等。明确药剂配伍组方,严格按照调配标准调配,积极与药师、临床医生、患者间的交流沟通。(3)辨证应用。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特征来确定制剂的合理用量、用法等,详细询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状态,确定正确剂型与服用方法,并注意不同配伍间的相关禁忌。(4)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浓度与配制顺序进行配液,仔细检查药液有无漏气、变色、浑浊、沉淀等问题,并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制剂。

1.4效果评定

对两组患者就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间对比用卡方分析,行t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下表1可知,干预组的临床治愈率与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5.12%和97.56%,无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05%与80.49%,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数据可以得出,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性是由于各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其中药物的使用不当是引发其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再次,药物本身也具有相应毒性,且药材产地、品种、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也

是相关因素。使用中药时不注意辨证选择,随意加大药剂也可引起相关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中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干预政策,从源头对药物进行控制,选择资质较好的厂家进货,控制药物进货量,防止出现变质、挤压等情况发生,保证药物进货质量,把中医辨证理论与西方药学相结合,两者合理应用以促进临床疗效。同时通过制定相对完善的审核机制,将中医安全风险率降到最低。

近年来,随着使用中药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率逐渐增加,许多临床上认为无毒的传统中药也相继发生了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例如红花、三七、苦参等,因此对中药的安全性能应予以足够重视。因此在中药合理使用的各个环节中采用用药干预机制,并结合“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按照正确疗程与用法用量正确使用,有利于保障中药的安全性能与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运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呼家英.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82-183.

[2]邢小燕,马永刚,孙玉琦等.循证药学在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J].中草药,2006,37(8):1269-1271.

[3]钟巧妮,陈璿瑛.从中药不良事件看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J].药品评价,2012,09(20):26-30.

[4]张煜奎,金鑫.论中药安全性与合理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24):610-610.

[5]朱佳.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分析[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