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配置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系统建设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基于动态配置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系统建设探析

何方

何方

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摘要:在现今不动产登记工作当中,对于不动产档案的管理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工作开展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在本文中,将就基于动态配置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系统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动态配置;不动产;登记档案系统;

1引言

不动产登记是现今我国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该项工作开展中,对于档案的管理可以说是一项重点内容,将直接关系到工作开展效果,也是为该项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矗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该项工作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此,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不动产登记系统建设,以此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

2系统关键技术

2.1总体功能架构

在档案管理系统当中,对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以及卷内目录这几个级别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不动产登记系统同系统有机结合,具有相对逻辑独立的特点,对档案附件的管理与生产进行负责,同时对接口方式进行提供,使其能够进行档案的查看、查询,更为有效的管理登记成果材料。主要层级方面:支撑层由服务器网络结构、扫描资料以及硬件设备组成,以此保证系统能够以平稳、安全的方式运行。数据层方面,包括有不动产登记系统当中的数据以及数据库录入登记数据,对于这两者来说,都可以应用管理系统统一进行管理与存储。应用层方面,则通过对应接口的应用连接不动产登记系统,以此对数据的同步处理目标进行实现。通过不动产数据动态可配置功能的应用,即能够对不同类型的不动产数据进行灵活处理。用户层方面,则包括有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管理中心以及国土资源部等方面。

2.2模型动态配置

在不动产档案管理系统运行当中,全业务动态可配置可以说是其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数据类型进行定制,且对不同类型业务的档案数据提供支持。在分类标准方面,其主要有两种类型。首先,是登记类型,包括有抵押、注销以及转移等等。其次,是权利类型,如查封、证书以及证明等等,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当中都可以应用。在同登记机构调研,对档案的模型结构进行掌握后,即可以在后台联系实际需求定制不同档案表,在对档案系统建设开发周期进行缩短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扩展性的提升。

2.3对接登记系统

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不动产登记系统是对发证结果、过程以及利用相关情况进行管理的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方面,则是在发证完成后对于相关档案材料的利用以及管理。对于登记系统相关数据,将在登记板结节点以及缮证节点对归档事件进行触发,以此使回档结构能够实现档案属性信息的推送,包括有附件图片等等。属性信息方面,包括有卷内目录、备考表以及案卷信息等内容,附件图片则是经过登记形成的扫描电子件。在办文初始阶段就开始对未归档资料进行扫描,使办文人员利用扫描件进行之后环节的办文工作,不完全依赖纸质资料,待办文流程结束,归档后仅需补扫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不动产的登记系统以及档案系统将对接口进行相互调用,对数据同步目标进行实现。

3系统功能

3.1卷内目录编辑

在档案生产当中,编辑卷内目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卷内目录编辑也是工作的核心,对于便捷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系统可以应用快捷特征码进行卷内目录编辑,即在实际工作中将特定的特征码输入到其中,如标识码以及拼音首字母简称等等,以此实现卷内目录内容信息的定位。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即能够对卷内编辑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在对卷内编辑工作完成后直接对卷内目录进行打樱

3.2智能组盒上架

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盒是基本的上架单位。在该功能当中,即能够将多本档案材料进行组盒,同时也能够对档案盒进行连续性检校,在档案中记录盒号。在不同档案室当中,在具体档案上架的管理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正、反快速上架是实际工作中应较多的一种方式。正向快速上架方面,即先对档案室的各架、存放顺序进行定义。反向快速上架即没有对档案盒的存放位置进行定义,当档案全部上架、进入到档案系统之后,以批量的方式对档案盒位置进行填写。

3.3自动挂接上传

在该功能中,能够选择文件后进行上传,在文件夹选择后,通过条形码识别以及自动匹配的方式上传。选择文件夹自动匹配上传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式,即称之为自动挂接上传方式。在该上传方式中,为后置全扫模式设计定制以及历史档案整理,能够根据页数情况对扫描件进行自动分割,将其对应到卷内文件夹当中。

3.4档案统计分析

在该项功能应用当中,能够对档案室在实际工作当中所需的统计指标进行精准统计,如包括有利用效果统计、利用情况统计、档案分类统计以及定制档案统计等等。同时,也能够接入档案室其余硬件信息接口,在接入完成后对档案室管理信息进行显示,如环境的温湿度参数等。

3.5信息利用共享

在实际利用档案信息时,需要能够进行多类型检索工作,在对指定类型选择后将所需检索的字符输入到其中。之后,系统则会在目前指定类型相关字段中对符合条件的相关记录进行查询,将记录实现对用户的返回,如高级检索、全文检索、模糊检索以及属性检索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系统全文检索将通过分析技术的应用对条目数据字段以及电子文件相关内容进行检索,能够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检索,包括有XLS、HTM以及TXT等。在档案信息共享方面,即是在登记系统当中通过接口的方式对不同动产单元的等级业务档案信息进行调用,支持不动产档案复英档案查档以及历史关系查看等内容。

3.6档案模型配置

这可以说是系统当中基础架构功能,也是对系统强适应性进行支持的关键。对于档案来说,其具有历史性特点,这即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动产档案分类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根据数据整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新模型以及新字段进行增加。在现今不动产档案模型分类当中,其主要的分类方式有登记类型、权利类型、混合类型以及申请类型这几种。而从混合类型角度来说,则可以分为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权证明、不动产查封以及证明注销等内容。

4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动态配置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系统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于不动产登记档案来说,其具有唯一、长久的特点,通过该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即能够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为权利人的权益做出保证。在未来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充分联系本地区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具体数据类型做好系统定制,在实现数据同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英.不动产登记档案中票据保管的两大问题及解决方法[J].办公自动化.2018(04)

[2]梁连高,何英昌.新形势下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探索--以南宁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为例[J].城建档案.2018(05)

[3]姜祥尧.浅析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7)

[4]韦勤鸿,黄世鹄,农静琦.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2)

1、红色字不明白;

2、系统建设整体无新意;

3、登记系统负责收文、办文等一系列流程,此时还未归档形成完整的档案,归档后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和利用,然后通过接口利用。这是目前的模式,现在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在办文初始阶段就开始对未归档资料进行扫描,使办文人员利用扫描件进行之后环节的办文工作,不完全依赖纸质资料,待办文流程结束,归档后仅需补扫相关资料即可,这些都应该交由系统实现。

4、南宁不动产机构已经实现全程无纸化登记,那么深圳是否可以借鉴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