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

侯晓燕刘辉

侯晓燕刘辉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西院区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患者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了解并掌握手术步骤能够确保手术的成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44-02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股骨头骺滑脱等髋关节骨折的病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创伤导致的血供中断,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软骨下骨折、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丧失生活和劳动能力。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继发严重的髋关节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取得积极的效果,目前已成为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标准方法[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在33~86岁,平均年龄55岁。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在100分钟,出血量405ml,平均住院天数13天。

1.2治疗及结果根据手术进路不同选择不同的体位。后方进路一般选择侧卧位。术后效果得到肯定,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物品准备

2.1.1骨科常规器械包、全髋关节置换特殊器械包、人工全关节置换专用器械。

2.1.2其他电刀,电凝,骨蜡,PDS线(0#),细橡胶引流管,电锯,磨钻,1#、4#、10#丝线,一次性吸引管,手术粘巾,必要时备骨水泥。

2.2手术主要步骤

2.2.1显露关节囊:髋关节外侧切口,传递22#大圆刀切开皮肤,电刀止血,切开臀中肌,臀外侧肌,显露关节囊外侧。

2.2.2打开关节囊:电刀切开,传递有齿血管钳钳夹,切除关节囊。传递S形拉钩和HOMAN拉钩牵开,充分暴露髋关节并暴露髋臼。

2.2.3取出股骨头:股骨颈与大转子移行部用电锯离断股骨颈,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取下的股骨头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保存,以备植骨。

2.2.4髋臼置换

削磨髋臼:将合适的髋臼磨与动力钻连接好递与术者,髋臼锉使用顺序为由小到大;削磨髋臼至髋臼壁周围露出健康骨松质为止,冲洗打磨的骨屑并吸引干净,使用蘑菇形吸引可有效防止骨屑堵塞吸引管路。

安装髋臼杯假体:选择与最后一次髋臼锉型号相同的髋臼杯,将髋臼杯安装底盘与螺纹内接杆连接,完成整体相连;将髋臼杯置于已锉好的髋臼中心,用45°调整角度,将髋臼杯旋入至髋臼杯顶部使其完全接触;关闭髋臼杯底部三个窗口,用打入器将与髋臼杯型号一致的聚乙烯臼衬轻扣入内,并检查臼衬以确保其牢固性[2]。

2.2.5股骨假体柄置换

扩髓:内收外旋患肢,用HOMAN拉钩暴露股骨近端,用开髓器贴近股骨后方骨皮质开髓;将髓腔锉与滑动锤连接,用滑动锤打入髓腔锉,直至髓腔锉与骨皮质完全接触。在整个扩髓过程中,使用髓腔锉原则为由小到大,逐渐递增地进行使用)。

安装假体柄:用轴向打入器将假体试柄打入股骨干髓腔内;安装合适的试头;复位器复位;确定假体柄、假体头的型号后逐一取出假体试头、假体试柄;冲洗髓腔并擦干。

安装假体:将与试柄型号相同的假体打入髓腔(方法同安装试柄、试头),假体进入后进行患肢复位,检查关节紧张度和活动范围。注意在置换陶瓷头的假体时必须使用有塑料垫的打入器,以免打入时损坏陶瓷头。

2.2.6缝合伤口递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同时清点敷料、缝针等用物;递10×28圆针、双10#线缝合肌肉止点;递PDS线、无齿镊连续缝合肌膜与探筋膜;递穿带1#丝线、10×28圆针、无齿镊缝合皮下组织;递乙醇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1#丝线、10×28三角针、有齿镊间断缝合皮肤,再次消毒切口;递敷料,覆盖并包扎伤口。

2.2.7术后处置为患者擦净伤口周围血迹并包扎伤口;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固定引流管,护送患者入复苏室进行交接。处理术后器械及物品。

2.3手术间管理严格手术室无菌状态,采用层流手术间,减少手术间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控制手术间参观人数在3人以下。保持手术间温度在22~24℃。

2.4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生素,查对有无过敏反应,查对药名、剂量、失效期及给药方法,一般采用静脉滴注。关切口前用庆大霉素冲洗伤口。肝素在自体血回输时抗凝用。

2.5输液常输在上肢,根据血压和尿量调节输液速度。在使用骨水泥时,可引起血压下降,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2.6防止压伤由于病人多为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的病人,皮肤情况较差,且术中关节的牵拉和复位均会引起皮肤的损伤,所以健侧肩部、髋部、膝及踝部应垫海绵垫,防止压伤。

2.7病情观察一般为60岁以上的老人,因此要正确评估病人的情况,术中严格台上、台下的管理,严密观察病情。特别在调骨水泥时要注意血压的变化,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分半髋置换(如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置换和全髋表面置换(如双杯成形)。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常用的一种手术,其中后外侧切口入路是全髋置换的最佳术式[3]。调制骨水泥之前,应了解患者血压情况。血压平稳时,方可调配。同时注意调整输血输液速度,以防使用骨水泥引起血压下降。严格骨水泥调配操作规程。调制骨水泥时应注意是否需要加入抗生素,同时调制骨水泥的碗应干燥、干净,不要混入血液、水等液体,以免影响骨水泥聚合。严格无菌操作,手术人员应戴双层橡胶手套。

参考文献

[1]徐绍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0期.

[2]杨小蓉,郭祖艳,李秀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规范化初探.华西医学,2005,20(3):551.

[3]王延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