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区天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区天华

区天华

广州三邻工程勘测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14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对工程的测量质量与效率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范。测绘工程技术在此时应运而生,凭借其精准和高效的独特优势受到了工程测量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作者根据研究GPS技术多年的实际经验,对测绘工程技术在工程测量之中的运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给出GPS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案,希望能对工程测量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GPS技术是一种托身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测绘行业新兴的测量技术,是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在工程测量之中主要的技术应用。GPS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运用实时的动态差分析法,将待测地区的动态数据进行高效的传输,由基准站和流动站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应该对GPS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了解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方法和运用过程,解决当前GPS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GPS技术能够更好的辅助工程测量,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准性与效率,从而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一、GPS技术的概述

GPS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测绘工程技术,其技术特点主要是通过以无线载波的相位差分技术对区域进行数据测量,为工程测量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无线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通过GPS基准站采集相应的载波相位数据,并且将其数据传输到用户的手机设备上,进行数据分析。基准站在GPS测量技术中负责进行坐标与观测数据的信息采集工作,而流动站则负责GPS测量技术的差分分析。传统的测绘技术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将全部数据进行采集和汇总完毕才可以进行,而GPS技术则可以进行数据的实时分析,提升了数据采集分析的效率,加强了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同时GPS技术拥有着全天候性,不会受到过多的外界限制,它也不需要人工进行图表的建立,只需要两个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轮流监控即可完成整个过程,既节省了人力与物力,也保证了工程测量的实际效率。当前,GP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测量中,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动态优势在城市内部和野外地形的测量以及工程测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GPS技术在进行工程测量的具体应用时,首先要进行工程测量的实地考察,精准掌握工程测量区域的环境与其地质水文方面的特点,并根据其相应的情况确定分项测绘工程的施工名称。我们应该以测绘区域为参照物,完成GPS系统相关参数的设定,然后进行参数格式与GPS控制点的选择,最后就可以进行工程放样了,工程放样中要考率到无线电磁波对于GPS技术的干扰性,卫星与GPS之间不能有过多的障碍物,否则会影响到GPS技术的正常运行。

应用GPS技术进行相关作业时也要注意被测地坐标的精确性,保证相关参数能够被有效转换,从而提高GPS技术运行的效率。然而当前城市工程测量中,被测地点坐标的精准性被忽略了,我们只能通过其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坐标参数的转化,首先保证GPS的控制点能够精准而均匀的分布在测量目标区域位置,以此来确定WGS坐标,WGS坐标参数确定后,要进行WGS坐标与测量基准坐标参数的转换,基准坐标一般选定在视野开阔没有遮挡物的地区,从而使其有更好的参考价值,最后整体获得的坐标点并进行系统化的测量。

在进行工程测绘数据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借助到一些外界设备的辅助,比如基准站的数据测量设备以及流动站的信号接收设备,是数据的精确性和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同时也可以简化计算数据的流程,使其周边的模糊度大大降低,从而提高测绘工作的整体效率;为了使工程测量能够与具体测绘要求相符,工程测量的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而不断调整与优化,坐标系内的基准点要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而不断变化,基准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地形地势等多种有利条件进行选择,使其基准站和流动站能够更好的接收数据信号,保证了工程测量的顺利进行。

基准站与流动站的安装工作是GPS技术的核心工作,基准站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在信号覆盖率高、地势符合接受情况以及周围电磁干扰较小的地点安装,安装后要开启信号接收装置,将已经设置好的天线高度与控制点的相关参数进行录入,如有其它特殊的参数要求也要进行特殊参数的录入工作,确保基准站能够接收到至少五颗以上的卫星信号,完成这些操作后应该进行流动站的站点设计工作,流动站的频率接收应该能够达到行业内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同时要进行流动站信号接收范围的检查工作,最后将二者的采集信号与已知的坐标进行比对,提高GPS技术的整体精度,一旦信号接收达到标准,即可投入GPS技术的使用,开始测绘。基准站与流动站能够保证GPS技术中的数据实时更新于实时监测,将GPS系统反馈的数据实时的录入电脑数据库中进行相应处理,并生成工程的测绘文件,从而完成工程测量的全过程。

三、GPS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对待测区域要进行充分调研

在使用GPS技术进行工程测量时,首先我们应该对待测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待测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有效的掌握,充分了解待测区域的地势与地形,应该选择地势起伏明显的区域进行相关基准点的选择,它可以为测绘提供一个开朗的视野,能够测绘到全部的地形与地貌。同时要选择没有高大建筑物遮挡的地理环境进行测绘,防止无线电波的传输中存在着障碍物,使电波无法进行高效的传输。GPS技术本身也能够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适应性,良好的环境条件能够进一步提升GPS技术自身的天然优势,从而使GPS技术能够更加高质量的完成测绘工作。

(二)对于转换参数要进行充分确认

参数的转换值是GPS技术的有效保证,所以我们应该在工程测量中对GPS的相关参数转换进行充分确认。在进行布置测绘点和四等水准路线时,要进行缜密科学的设计,保证测绘点能够精确的获得待测区域的WGS坐标,获取坐标后要对其基准点进行有效的固定。工程测量需要对转换的参数以及控制点进行匹配联测防范,通过这种防范机制,能够有效保证数值的精度,从而选取数值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控制点,最后再进行坐标转换,从而得到最优质的转换参数。对于转换参数的充分确认是保证GPS技术运行的基础,施工人员应该要深入了解转换参数的重要性,对GPS技术的参数进行有效转换,从而保证工程测量的精确性。

(三)要有效保证定位的精准度

GPS技术能够在工程测量中进行应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拥有高精准实时性数据处理能力,使其能够达到工程测绘的精准度的基本需求和标准。定位一旦出现精准度不足的情况,会使GPS技术的精准度下降,同时也使实时处理的各项参数失去了有效的数据依托,相关数据的处理也无法为测绘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定位的精准度是其能够完成高精准实时性数据处理的主要保障,所以我们在GPS技术应用时,相关从业人员要能够提供高精准性的定位,从而使GPS技术能够为诚实测绘提供高精准度的实时数据和相应坐标精度的监控,从而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准性以及全面性。

四、结束语

GPS技术凭借着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测绘工程技术在工程测量之中的应用典范。本文从GPS的概述入手,详尽的论述了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并给出了实际应用的操作流程。同时也提出了对待测区域要进行充分调研、对于转换参数要进行充分确认、要有效保证定位的精准度等在工程测量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使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能得到更好的改良和优化,推动了工程测量的深入发展,从而深入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龚文斌,龚文凯.GPS在送电线路施工测量中的应用[J].输配电工程与技术,2013,2(4):87-90.

[2]陈兵权.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4,(5):335-336.

[3]王延夫.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4]张兴旺.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694-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