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药物生血宁片药效与安全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药物生血宁片药效与安全再评价

柯有甫

柯有甫(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518001)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9-0038-02

【摘要】生血宁片源自蚕砂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铁叶绿酸钠,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1.43%。上市10年来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能在分子与基因水平改善铁代谢,提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降低铁代谢相关基因DMT-1、IREG1、Hephaestin表达,使之恢复正常;无生殖毒性、对孕妇、低体重儿、早产儿、老年患者等各年龄组的缺铁性贫血有效;对肾性贫血、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手术后贫血、失血性贫血有治疗作用。服用安全。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蚕砂提取物铁叶绿酸钠生血宁片

生血宁片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我国丰富的蚕砂资源,通过现代制药工程,从蚕砂中提取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部位——蚕砂提取物,制成中药新药生血宁片。其结构与血红素极为相似,生物利用度高。对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反应[1~3]。本项目获2001年度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代医学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主要是无机铁和有机铁。70年代无机铁一统市场;70年代后期有机铁逐渐取代无机铁;90年代生物铁(天然卟啉类化合物及类似物,又称血红素铁或卟啉铁)从有机铁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三代治疗缺铁性贫血药物。卟啉铁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率,富含营养、口感良好,很少或没有毒副反应。

缺铁性贫血时,铁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改变以求恢复铁平衡,DMT-1、Dcytb、IREG1、Hephaestin、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增加,相应蛋白增多,而铁蛋白则下降[4]。研究显示Dcytb将肠腔内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再由DMT-1将二价铁由肠腔转运入绒毛膜上皮细胞内,细胞内二价铁由于Hephaestin的作用成为三价铁,后者经IREG1介导由上皮细胞释出进入血液循环,完成整个铁吸收过程。Fe3+尚可通过自己独有的IMP途径进入十二指肠细胞,不必一定要还原成Fe2+后才能被十二指肠吸收。血红素铁的吸收形式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形式不同,它以内吞小体形式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直接进入肠粘膜细胞,在细胞内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分离出铁离子而被机体利用,吸收不受膳食种类影响,无胃肠道刺激,是目前最好的铁源。

生血宁促进造血及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明显。研究初期的动物药理学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能提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白细胞系及血小板系也有一定作用[5~7]。随后,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国家中药Ⅱ类新药要求进行制备工艺、药学、药理学和安全性等临床前实验工作,及Ⅰ、Ⅱ、Ⅲ期临床研究验证,显示生血宁片治疗435例成人、儿童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病例,总有效率达91.43%,疗效明显优于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无明显毒副反应,各项安全性检测指标无异常变化[8~11]。2000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药证书:生血宁片(证书编号Z20000081,国药试字Z20000002)。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5月试生产。2003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生产:生血宁片(国药准字Z20030088)。

生血宁片上市后二年的试生产期间,柯有甫进行了动物及临床随机双盲研究,进一步从分子、基因水平阐明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作用机理[12]。100例贫血患者临床随机双盲研究显示生血宁能改善铁代谢,提高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治疗缺铁性贫血总疗效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82%、痊愈率62%;治疗气血两虚证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6%、显效率为76%[13~15]。失血性贫血大鼠动物试验显示生血宁改善贫血指标明显,尚显示出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的作用[16];贫血大鼠铁代谢相关基因DMT-1、IREG1、Hephaestin表达增加,生血宁治疗后恢复正常,说明生血宁在基因水平能改善铁代谢[17]。

2004年“蚕砂提取物研制中药Ⅱ类新药生血宁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提供的评语:“该项目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观点,从分子和基因水平阐明了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作用机制。利用我国丰富的蚕砂资源,通过现代制药工程,创造性地从蚕砂中提取出铁叶绿酸钠,并以此为原料研制成功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新药生血宁片。经临床试验,该药总有效率达91.43%,对患者红细胞系的全部指标都有明显作用,对白细胞系及血小板系也有一定作用。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易为广大病人接受。该项目不仅在治疗贫血方面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为我国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拓展了内涵。”

生血宁片上市后进行的三段生殖毒性试验,证明生血宁对妊娠母体及胎仔无毒性。山东中医药大学与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一般生殖毒性试验(Ⅰ段)在交配前给药,目的是评价生殖细胞接触新药后对受胎能力、生殖系统及子代有无不良影响;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Ⅱ段)在器官发生期给药,旨在揭示新药可能存在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围产期毒性试验(Ⅲ段)在围产期和哺乳期给药,以提供新药对胎仔出生后生长发育影响的资料。结果显示生血宁无明显一般生殖毒性作用,无明显致畸敏感期毒性作用,无明显围产期毒性作用,对孕鼠及仔鼠无影响,显示了较好的安全性,生血宁为妊娠缺铁性贫血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8-21]。

生血宁片Ⅳ期临床研究显示:生血宁片是治疗各年龄组尤其是青少年和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在Ⅱ、Ⅲ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受试者范围,增加少年、老年、孕妇及术后的缺铁性贫血病人,进一步观察生血宁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982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分为成年组254例、老年组205例、孕妇组151例、术后组130例、少年组70例、儿童组181例,各组病人均口服生血宁片0.5g,tid,疗程为4周。各组病人疗效相似,非儿童组有效率为85.9%,儿童组有效率为85.6%;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清铁含量及总铁结合力均有显著改善。除少数受试者出现轻度恶心、腹部不适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22]。

生血宁片能改善肾性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用能改善肾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少副作用,纠正贫血,提高肾病患者生活质量[23-25]。

生血宁片能有效治疗肿瘤及化疗相关性贫血。减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调整免疫功能,改善铁代谢,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6-30]。

生血宁片治疗低体重儿、早产儿、老年患者贫血效果显著,且无胃肠道反应[31-34]。生血宁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手术等引起的贫血有满意的疗效。

生血宁片源自蚕砂提取物,是有效部位,不是单体。生血宁片中Fe元素主要以稳定态形式存在,有机态与无机态共存,但主要为Fe2+稳定结合的有机态[35]。Fe2+吸收迅速,卟啉铁直接进入肠粘膜,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无胃肠道刺激。因此,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易为广大病人接受。

参考文献

[1]魏克民,柯有甫,浦锦宝,等.蚕砂提取物研制中药Ⅱ类新药生血宁片[J].医学研究通讯,2003;32(8):20-21.

[2]魏克民,浦锦宝,祝永强,等.蚕砂提取物研制中药Ⅱ类新药生血宁片[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9):9-10.

[3]王天琳.生血宁片防治缺铁性贫血症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2):154-155.

[4]柯有甫,李红,魏克民.铁代谢与缺铁性贫血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9B):1460-1463.

[5]刘雪莉,陈凯,史红,等.铁叶绿酸钠对正常小鼠祖细胞集落和实验性贫血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5):234~236.

[6]魏克民,曹宝珍.蚕砂加工物—铁叶绿酸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通讯,1989,18(7):30~32.

[7]魏克民,裘维焰,浦锦宝,等.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97,26(5):5~8.

[8]刘朝胜,陈云亮,金建忠,等.治疗缺铁性贫血新药生血宁片[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61~62.

[9]陈云亮,金建忠,丁春,等.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165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57~59.

[10]金建忠,陈云亮,丁春,等.生血宁片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150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59~60.

[11]窦建卫,陈云亮,丁红,等.生血宁片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临床观察[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11(3):138~140.

[12]柯有甫.生血宁抗缺铁性贫血药效观察及分子与基因机制探讨[D].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博士论文).浙江中医学院,2003.

[13]柯有甫,魏克民,郑军献,等.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93-896.

[14]柯有甫,魏克民,郑军献,等.生血宁片对缺铁性贫血铁代谢分子指标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03;38(6):261-263.

[15]柯有甫,魏克民,郑军献,等.生血宁对缺铁性贫血患者气血两虚证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7):419-420.

[16]郑军献,魏克民,柯有甫,等.生血宁对缺铁性与失血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通讯,2003;32(12):39-41.

[17]柯有甫,魏克民,郑军献,等.生血宁治疗失血性贫血及调节铁代谢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0):868-872.

[18]荀丽英.蚕砂提取物(生血宁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生殖毒理学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19]吴瑜,王树荣,王根才,等.生血宁的生殖毒理学试验研究Ⅲ-围产期毒性试验[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3):266-268

[20]汪勤,吴瑜,罗京,等.生血宁一般生殖毒性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8):70-71.

[21]宋海燕,韩凌霄,高秀霞.生血宁用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10):166-167.

[22]占伟强,王根才,杨明均,等.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982例[J].药学进展,2005,29(4):176-179.

[23]林红,熊红萍,袁秀勇.生血宁合并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贫血36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3):30-31

[24]李红波,熊飞.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1):96-97.

[25]周长岳.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7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2):105-106.

[26]张学忠,徐燕丽,金娟,等.中药生血宁加环孢菌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2006,12(2):142-145

[27]何凡,张家衡.生血宁片治疗肺癌术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7):10-12.

[28]唐烽明,赵栋,宁佳,等.生血宁防治多发性骨髓瘤贫血32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11):34-35.

[29]张宪真,陈随芹,等.生血宁片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外周血细胞下降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8(9):101-103.

[30]程辉,余丹,张婷,等.生血宁治疗肿瘤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17-18.

[31]陈志辉,陈文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生血宁防治极低体重儿贫血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6):592-593.

[32]陈运彬,王艳丽,高薇薇.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60例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1):28-31.

[33]张勇军,宓秀菊,钱洪玉.生血宁治疗早产儿贫血45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78-1979.

[34]王娜.生血宁片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3):43-45.

[35]姜红红,康廷国,孟宪生,等.生血宁片中Fe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17(9):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