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何莉莉旷昕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421001

【摘要】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剂,具有稳定、安全及高效性,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瑞芬太尼;临床应用

瑞芬太尼易被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具有高效、消除快、持续静脉输注无蓄积以及不依赖于肝肾代谢的特点,以下是瑞芬太尼在临床应用的综述。

1麻醉诱导与维持

Sneyd[1]等研究证明瑞芬太尼优于芬太尼,将更好地控制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并能减少手术产生的刺激。成人诱导推荐剂量为1μg/kg,继以0.5-1μg/kg.min持续输注复合丙泊酚和肌松药顺利插管。在丙泊酚诱导下瑞芬太尼用0.25μg/kg或0.3μg/kg可提供良好的喉罩插入条件、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和短暂的呼吸暂停时间[2]。瑞芬太尼不能单独用于麻醉维持,异氟烷或丙泊酚麻醉时持续输注0.1-2.0μg/kg.min。

2专科手术麻醉

2.1心血管和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瑞芬太尼0.5-1.0μg/kg.min持续输注抑制心脏手术应激反应,1.0μg/kg.min抑制劈胸骨应激反应[3]。与其他阿片类药物比较,瑞芬太尼术中可用较高剂量、循环稳定且苏醒不延迟,降低术后肌钙蛋白I,理论上有心脏保护作用。快速麻醉是神经外科麻醉的特殊要求之一,对神经功能评价至关重要。Engelhard等[4]研究颅脑外伤者输注瑞芬太尼没有造成血流动力学、颅内压和脑灌注的不良影响。除了瑞芬太尼,吗啡和芬太尼破坏胆碱能神经传递,而大脑皮层胆碱能神经传递中断致术后谵妄和记忆功能受损,故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静吸复合麻醉都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最令人满人的。

2.2小儿与老年人手术麻醉

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决定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功能的迅速恢复,半衰期没有随着年龄变化,为新生儿和各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老年人肝肾及肺功能减弱,最好给予短效药维持麻醉。瑞芬太尼对肝肾、呼吸循环影响小,复合丙泊酚麻醉时减少丙泊酚用量,可安全应用于老年人。

2.3门诊内镜检查和日间手术麻醉

门诊检查和手术后停留时间短,须用安全、高效及作用残留少的药物,以保证患者快速恢复并安全离开门诊。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可提供完善的镇痛,神经运动能力恢复更快更完全。日间手术作为新兴医疗模式,药物无残留,代谢快对其尤为重要。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起效快、可控性好、苏醒快等优点,尤其适合日间手术。

2.4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最好的选择是硬膜外阻滞,但对于不愿或有禁忌症的患者需有替代方法。瑞芬太尼透过胎盘在胎儿体内迅速代谢,对早产儿和新生儿无长时间呼吸抑制和镇静作用。研究显示瑞芬太尼在第一产程镇痛是安全的,降低疼痛评分和提高产妇满意度[5],其对呼吸的副作用普遍,呈剂量依耐性,故分娩时连续监测呼吸和一对一的助产护理是必备的。

3ICU应用

ICU危重患者常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及有创操作,恰当的镇痛镇静是缓解焦虑疼痛、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瑞芬太尼相比吗啡、芬太尼剂量更低,镇痛起效快、减少应激反应和早拔管,但呼吸抑制较芬太尼强,不推荐用于无气管插管准备的患者。目前对于ICU患者长时间使用瑞芬太尼的安全及有效性尚未完全建立,不建议使用超过3天[6]。

4结语

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具有独特性,其优点显而易见,值得应用于临床中。考虑其缺乏剩余镇痛和术后痛觉过敏,在临床上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SneydJR,CamuF,DoenickeA,etal.Remifentanilandfentanylduringanaesthesiaformajorabdominalandgynaecologicalsurgery.Anopen,comparativestudyofsafetyandefficacy[J].EurJAnaesthesiol,2001,18(9):605-614.

[2]BeersR,CamporesiE.Remifentanilupdate:clinicalscienceandutility[J].CNSDrugs,2004,18(15):1085-1104.

[3]AhonenJ,OlkkolaKT,VerkkalaK,etal.Acomparisonofremifentanilandalfentanilforusewithpropofolinpatientsundergoingminimallyinvasivecoronaryarterybypasssurgery[J].AnesthAnalg,2000,90(6):1269-1274.

[4]DevabhakthuniS.Efficacyandsafetyofremifentanilasanalternativelaboranalgesic[J].ClinMedInsightsWomensHealth,2013,6:37-49.

[5]EngelhardK,ReekerW,KochsE,etal.Effectofremifentanilonintracranialpressureandcerebralbloodflowvelocityinpatientswithheadtrauma[J].ActaAnaesthesiolScand,2004,48(4):396-399.

[6]RozendaalFW,SpronkPE,SnellenFF,etal.Remifentanil-propofolanalgo-sedationshortensdurationofventilationandlengthofICUstaycomparedtoaconventionalregimen:acentrerandomised,cross-over,open-labelstudyintheNetherlands[J].IntensiveCareMed,2009,35(2):291-298.

作者简介:

何莉莉(1987年),女,汉族,湖南衡阳,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学位,住院医师,主要从事麻醉和疼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