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3

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叶新才

Abstract:TheMinistryofEducationpromulgatedin2004aneweditionof“CollegeEnglishTeachingRequirements(Trial)"whichpointedoutthattheteachingofCollegeEnglishaimsatfosteringcollegestudents'abilityofcomprehensiveuseofEnglishandthatoftheirindependentstudy.ThekeytotherealizationofthisteachinggoalistorevisethetraditionalclassroomteachingmodethatdeviatesfromtheteachinggoalofCollegeEnglishandthelanguagelearninglaw,toseizethechancethatmoderninformationtechniquehasbrought,andtoprobeintothenewteachingmodeforindependentstudy.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络环境

Keywords:CollegeEnglish;independentstudy;networkenvironment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加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发展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开创性和多元化的语言学习环境。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带来了良好契机。所以,应把多媒体网络技术整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把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师+教材+黑板”的现状,提高教师授课的效果,另一方面使网络在线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所谓“网络在线教学”,即课内外依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与学的活动(陶秋月,2003)。“网络在线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其优势突出表现在:其一,强调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及突出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其二,强大的交互性突破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扩大语言交际练习机会;其三,语言信息表达多样性、趣味性,有利于教师组织语言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四,英语学习资源丰富并有利于达成共享;其五,便于开展个性化教学,满个别需要。可见,网络在线教学形式为促进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无限的机会。因此,应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在线教学进行优化整合,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把自主学习观念付诸于实践,大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

二、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进行知识建构、自主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是一名引导者“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学生则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自主学习模式有其丰富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活动的结果,它必须是由每一个认知者在交互教学和合作、协助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只有借助于社会性交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重组原有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教师讲授课程的能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合作者;多媒体网络的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交互性和集成性有助于教师创设学习情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指导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和发展。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价值、人的潜力和个别差异,强调情感和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学习自主性等。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可见,罗杰斯所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成功学习负更大的责任,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学习进度及对学习的评价;二是采用的教学方法能使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实行更有效的控制。

3.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过程仅仅依靠有意义的输入是不够的,习得过程也是一个交流过程。许多实践表明理解能力的培养不能代替表达能力的培养,理解和表达有一定关联,但理解能力不会自动转换成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人才,就要具备社会沟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语言课程,特别是外语课程是发展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较好心理素质的前沿阵地。自主式课堂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互动式教学环境中积极建构知识的场所。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实施

1.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系统、科学、个性化的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总教学大纲、综合英语教学大纲、英语听说教学大纲、网络英语教学大纲等,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为实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总教学目标,应该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精读+加力”模式改为“综合英语+视听说+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三大模块。综合英语安排在多媒体教室,通过讲解、课堂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并训练综合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视听说英语在语音教室进行教学,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听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采用教育部推荐的“大学体验英语”视听说教学系统,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根据个人特点、水平、时间,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时间、确定学习进度,以提高训练效果及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在教学流程设计方面,学校可以设计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师讲解和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学流程。让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在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上公开教案,学生可以在预习时上网查看并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将建议和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修改做成PPT;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在线查找资料或跟同学合作讨论等;学生最后把预习成果整理成WORD文档或制作成PPT,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教师一改以往从头至尾详细讲解的状况,借助多媒体技术,以问题为中心或以任务为驱动,形式多样地组织语言活动,如“全班讨论”、“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通过师生、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际互动来实现学生对所学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锻炼听说等能力。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都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并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在网络环境下设置学生“练习巩固”环节,除了保留适量的传统练习方式外,也为学生设置适当的网络在线练习。因此,学校应该选用几套网络学习资源。有了跟教材配套的网络练习后,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部分(词汇、语法、写作、翻译等),利用网络资源查漏补缺;也可以利用网络听说训练,为学生提供仿真的语言练习环境,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3.评估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估主要是根据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总结性评估,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估。为与新教学模式相匹配,学校应改革以往的评价体系,提高大学英语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将“课堂参与+口语成绩+作业”纳入平时成绩的范围,网络在线自主学习成绩另一定比重计入期末成绩。从而使考试从单一的闭卷考试转向开卷、闭卷相结合,书面、口语相结合;从重语言要素的评价转向重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教师通过各种课内外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网上自学记录等渠道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监督,使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使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有益的导向和反馈作用。

四、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

1.教师应成为自主学习的先行者。教师自身如缺乏自主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势必影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应首先自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有效推动改革。

2.应避免片面强调基于网络的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从而忽视教师在场教学的效果。过于强调在线组主学习会削弱教师的人格、品德等对学生情感的激励作用;虚拟的在线交往与真实语言交际效果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充分抓住两者优势加以优化整合。

3.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应该注意避免把自主学习错误地理解为个别的、孤立的、非互动性的学习。因此,在强调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要注意英语学习的社会性、合作性和集体互动性。处理好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教师若盲目扩大学生的自主权,易造成放任自流;而过度指导又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师都应牢牢把握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两个方面“度”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使二者和谐共存。只有将这些落到实处,教学模式改革才会有进一步的突破,才会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资料:

[1]胡建伟.(2006).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探讨———以民办高校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6(3).

[2]李训贵,张建子,刘楚佳.(2006).广州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1).

[3]庞维国.(2003).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束定芳,庄智象.(1996).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陶秋月.(2003).自主学习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社科纵横,(12).

作者简介:

叶新才(1981年-),男,汉族,宁夏银川人,四川外语学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主要研究方向:语言理论,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