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建筑学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生态建筑学的探讨

范益民

身份证号:42011119740827xxxx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生态建筑从早期的局限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到今天的运用新型替代能源、重视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发,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在不断突破与创新,由此引出生态建筑学话题,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本文在介绍生态建筑学含义的基础上阐述当今世界建筑生态学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城市;生态城市;建筑学

引言

自有了人类伊始就产生了建筑学,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建筑多样性的发展,人类逐渐对居住的建筑公寓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生态的角度来说,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而人具有非凡能动性,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的实施建立,用以满足人的活动场所或空间的需要,被称之为建筑。生态学原理就是生物在其存在的各个水平上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而生态建筑学就是建立在对自然界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共生基础上的生态学思想和方法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建筑学概述

生态建筑学是由于生态危机和建筑学发展危机而被推向历史舞台的,目标是通过平衡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创造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人工生态环境。整体有序、永续利用、循环利用、反馈平衡、有偿使用可以概括生态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

实际上传统建筑学并非完全背离现代生态建筑学原理,有些常规性性设计恰恰包含了很多生态设计的要素。现实是到处可以看到考虑一点生态设计的就打着生态建筑、生态园林、生态…的招牌。因此,所谓生态建筑学就成为了一种理想或者说类似于人类自律的道德准则。什么样的设计才可以说是生态设计并无定论,资源零耗用和污染零排放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从现实角度来看把生态建筑学尽快更多地溶入到常规性设计中更加可行。考虑到人们的观念、科技发展、利益权衡等因素,生态建筑学的理想还任重道远。本文力求从观念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政策要素等诸方面探讨生态建筑学发展的现实途径。

二、生态建筑学存在的问题

1、建筑学专业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呈现。建筑学多元化发展是建筑学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向,满足居住这一基本需求的同时也符合多元化领域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建筑师本身就应具有多种学科的知识融合,并非沉浸在建筑学层面的专业知识领域中,或许作为建筑师,更应懂得如何设计出更符合人们心意的建筑。不仅仅满足各种建筑规范的要求,而且更要满足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包括心理满足感、视觉美感、人文环境等需求。

2、建筑专业与建筑发展行业不同步。建筑学教育模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沿用多年来的教学模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城市不断发展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种新兴设计理念的出现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促使建筑设计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建筑师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筑学专业知识的更新迫在眉睫,一些教学材料也需要新的修编,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建筑学人才。

3、建筑学教育资源区域分配不均。建筑教育担负着培养及提高未来建筑师素质的责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新兴的建筑学院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也出现譬如学生定位以及自信心的建立等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建筑学专业发展模式。国内知名的建筑院校,无论从师资、学生资源或是教学资源都远远领先于众多一般院校,这是建筑学发展以来的一个显著的问题。促进一般院校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促进中国建筑业发展基本力量的发展。

4、建筑学专业教育地域特色缺失。具有成熟教育经验的建筑院校无非成为一般建筑院校的学习典范。当然借鉴成熟的经验在专业建设的初始是成功的,但是从专业发展长远考虑,很多院校往往都忽略了自身的特色优势,一味地朝着优秀学校靠拢,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很难达到与其专业建设水平相当的高度。很多建筑院校忽视自身的地域文化特点,盲目的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难以与自身情况结合,处于发展的迷茫期。

三、生态建筑学发展的实现要素

1、观念要素。生态建筑学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共生的途径,走到今天已经为很多人所共识。实际上,从室内装修污染到城市热岛、光污染等都已实实在在地摆在普通民众面前。但是有还有很多问题虽然短时期内没有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比如说资源的无节制利用、人类建设对生物系统的破坏、城市发展对历史遗存的威胁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生态建筑学从长远来说是保护人类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建设决策和设计过程,将对生态建筑学的良性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公共建设的决策中,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经济要素。在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决定着市场的选择。生态建筑学必然也会面临价值取向的问题。从宏观来说生态建筑学应该是经济的,但是人们往往容易被短期利益所蒙蔽。历史上有很多民居建筑用很质朴的地方材料加上合理的设计同样可以熬到很“生态”。另外,是否经济也不能单从造价来看,更应该结合使用过程的能耗及维护成本进行综合评估。不可否认,一些新型生态材料由于还没有被广泛使用、高科技材料研发成本分摊、缺乏规模效应而使价格过高,但总有一天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推动人们对生态建筑的选择。当生态建筑作为人们自觉的选择,经济要素一定也将成为伴随生态建筑学良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3、科技要素。虽然科技并不是生态建筑学的决定要素,但是科技确实为生态建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一大批新型建材的不断涌现,其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节能保温材料和太阳能光电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认为的所谓绿色建材并不一定是生态的。例如木材虽然天然,但却并不生态,而作为传统建材的木材经过略加改造就可以是很生态的。生态建筑学的科技因素当然还包含设备、构造的运用。这些新科技的运用很可能暂时增加了建造成本,但是随着广泛的运用将逐步降低。

4、政策要素。生态建筑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导向。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节能设计标准,对材料、设备、构造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是正因为生态建筑学的综合系统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为此,我们还需不断修改或调整相应的规定。另外,就生态设计本身来讲也缺乏可量化的标准,这也需要相关政策制定部门进一步去完善这些标准,同时大力扶持新型节能建材和太阳能光电产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资源在建筑物和自然界之间的流动导致对环境的影响。在生命周期不同的阶段影响程度不同。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因此,以保护资源为宗旨的建筑物设计应该将能源需求最小化,保障建筑物有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已经逐步体现出一些趋势,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开始重视节约能耗、环保的设计,并在设计中开始注重提高室内健康舒适性,以及重视与周围环境结合的生态环境设计等方面。节能与环保往往相辅相成,在注重节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少程度占有资源。我国现阶段的生态建筑学体系并不完善,还应该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