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急性乳腺炎致左乳巨大脓肿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1例急性乳腺炎致左乳巨大脓肿患者的护理

周雪梅

周雪梅(湖北省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湖北宜昌443001)

【摘要】对一例产后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切开引流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切口护理、引流管持续冲洗护理、皮肤和疼痛的护理,同时做好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左乳巨大脓肿切开引流冲洗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255-02

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组织的一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发病原因与全身抗感染力下降、乳汁淤积、细菌入侵有关。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糖球菌,治疗护理不当容易发展成为乳腺脓肿[1,2],如脓肿形成,由于乳房解剖结构独特,破坏乳房组织的程度较之表面体检的结果要严重得多。脓肿切开引流是治疗乳腺脓肿的主要方法。2011年7月20日我科收治了1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致左乳巨大脓肿的患者,经手术切开引流并持续冲洗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28岁,因“产后9天,左乳排乳不畅、进行性肿大并加重性疼痛两天”,于2011年7月20日收入我院普外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差,饮食少,体力差。体温37.3,左乳巨大,体积为右乳3倍大,皮肤紧绷,其表面血管清晰可见,左乳张力大,触痛明显,外侧上及下侧皮肤红肿。于7月21日在全麻下行“左乳脓肿切排探查术”,于左乳7点、5点切开,见灰色浑浊液体,喷出量约3000ml。引出液体后左乳血运好转,体积变小。于两切口置引流管各1根,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并予抗感染及退奶药物。患者于8月4日拔管,8月6日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左右乳大小对称,无肿块、硬结,切口愈合好。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为产后第9天入院,左乳巨大、疼痛明显,身体上的不适和未能给孩子母乳喂养、母婴分离导致情绪低落、焦虑,患者心理负担重。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对其表示理解、同情、关爱。用轻柔的语气,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其讲解手术的目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及可靠性,介绍本院医疗技术水平,使其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树立对手术的信心。鼓励其看电视,听音乐,分散其对宝宝的思念。不断给予精神安慰和鼓励,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并鼓励其家属积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

2.1.2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彩超、心电图、胸片等;行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指导其避免受凉,保证充足睡眠。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妥善安置患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遵医嘱予抗感染、止血、退奶治疗。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体温在37.5以内。

2.2.2切口与引流管及持续冲洗的护理患者术后左乳内置引流管2根,一根用0.9%氯化钠溶液持续冲洗,另一根持续引流排出。护理中要做好对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调节冲洗滴速。随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防导管扭曲、牵拉、脱落,做好导管名称及防导管滑脱标识。术后患者引流出大量灰白色液体,术后第4天左乳明显变小,血运良好,疼痛减轻。术后第7天引流液减少,术后第13天左右乳房大小对称停止持续冲洗并拔管,患者体温在37.0以内,患者未感不适。患者切口在无菌原则下两日换药一次,切口愈合好。

2.2.3疼痛及皮肤护理术后6小时取半卧位,可用绷带托起左乳,以减轻乳房下垂导致疼痛及血液循环不良。可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每天敷3-4次,每次20-30分钟。清洁手部后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乳房,以促使乳管通畅,促进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散,控制炎症发展。保持乳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乳头2-3次,防止细菌侵入。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位整洁。严密观察左乳血运情况。

2.2.4饮食护理术后即可指导病人进普食。患者身体虚弱加之切口愈合需要营养支持,因此鼓励患者进食新鲜、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易消化饮食。忌生冷硬辛辣食物,避免进食鲫鱼、猪蹄、鸡、米酒等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

2.2.5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尽量穿棉质宽松衣服,佩戴大小、松紧适宜胸罩,晚上睡觉解除胸罩。经常清洁双手后按摩乳房,自查双侧乳房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红肿硬块,定期到医院复查,加强营养,饮食均衡,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Mastitis:Causesandmanagement[R].Geneva:WHO.2000:497-50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