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超前镇痛对直肠肛管疾病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超前镇痛对直肠肛管疾病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洪顺垣胡建锋黄进林甘友志

洪顺垣胡建锋黄进林甘友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麻醉疼痛科528300)

【摘要】目的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超前镇痛对直肠肛管疾病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0例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局麻,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入10%GS,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加入舒芬太尼。结果观察组患者VRS评分、Cor、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超前镇痛对直肠肛管疾病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较小,且麻醉效果显著。

【关键词】超前镇痛舒芬太尼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217-01

直肠肛管疾病在临床中,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而在直肠肛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若采用的麻醉药物及方法不合理,容易引发强烈的应激反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生理衰竭[1]。为此,本院对60例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60例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3.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局麻,浓度为5.0gm/ml,容量为3ml。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入10%GS,容量为0.2ug/kg;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加入舒芬太尼,容量为0.2ug/kg。

1.3麻醉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L2/3或L3/4间隙为穿点行腰麻,分别随机、双盲注药。

1.4血标本采集

采集非输液上肢静脉血6mL,其中3mL放置非抗凝管中静置30min后常温下离心(3500ram/min,1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放置-20℃冰冻保存备测皮质醇;另3mL放置到4℃保存的含有EDTA-Na2,8-轻基哇琳和二琉基丙醇(各为30ul,30ul,15ul)的试管中,充分摇匀,1000r/min离心5min,取血浆置于-20℃冰冻保存备测血管紧张素Ⅱ。

1.5观察指标

(1)检测麻醉操作前(T0)、手术切皮前10min(T1)、术后2h(T2)三个时间点静脉血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2)记录术后2、6、12、24h的疼痛评分(VAS);(3)记录术后第一次应用镇痛药的时间(4)术后镇痛药物剂量。

1.6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VRS评分

观察组患者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VRS评分比较

3讨论

在直肠肛管疾病围术期,超前镇痛主要为了在伤害性刺激作用在机体之前,通过采取措施以防外周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敏化,以实现术后减轻疼痛的作用。为了阻滞疼痛向中枢的传导,预防中枢敏化,因此超前镇痛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镇痛模式不同,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也会不同。临床研究表明,静脉给予0.15mg/kg的吗啡进行超前镇痛,就能有效减少术后镇痛药的应用,且术后第一次给药的时间较晚,但不会对抑制应激反应造成影响[2]。

阿片类药物是一种围术期中镇痛与调控应激反应的常用药物,其对应激激素的分泌与血流动力学反应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且能有效延长镇痛时间,从而延长术后第一次给药时间。

舒芬太尼作为阿片类药物的新型代表之一,其通过阻断来自神经根与背根神经节的上传冲动产生镇痛作用,且不会对心血管造成影响[3]。鞘内注射舒芬太尼,不仅镇痛作用强,且副作用较少。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鞘内注射舒芬太尼,患者术后2h的Cor、血管紧张素Ⅱ显著升高,表明手术是创伤反应源,尽管采用合适的麻醉及术后镇痛,但应激反应还是比较明显,因此采用鞘内注射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季蒙,王焱林,王庆利,等.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胃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63-1066.

[2]田毅,柳培雨,田国刚.鞘内注射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4):783-784.

[3]程平瑞,董静毅,黄政通,等.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超前镇痛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8):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