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探讨数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性

聂春笋

聂春笋(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河南镇平47425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2-0253-01

据一些教学一线的教师反映,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如何操作还感到有一定的困难,难以把握评价准确。为此,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性问题再专门进行一些探讨,以便参照。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操作应遵循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也应如此。为了使我们能自觉遵循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律、准确地执行评价标准,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目标原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消除题海战术。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围绕这一目标,不能偏离方向,以免产生误导现象。

2.公平原则。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应坚持客观、公正与理智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测或掺杂个人感情。因为评价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效果

3.可比原则。操作性方案一定要具有可比性性质。不管是单项的评价还是综合评价,都必须具备可比性,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否则就会失去评价的基础,难以区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优劣。

4.激励原则。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调动被评价对象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5.精干原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要素,要尽可能简化,只要能达到既定目标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复杂程序,以便于评价者较容易地掌握操作要点,缩短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的效率。

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定性评价操作实施要点

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是由多因素、多侧面、多层次构成的整体网络,有多种特性: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综合性;有多项职能:广泛的知识教学、充分的技能训练、有效的思想渗透。

1.关于教学目标的评价,一堂较为成功的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然后根据所拟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纲,也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关于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规定着教什么和学什么。选择好和处理好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3.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如果说教学目标是一个纲,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基础,则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懂法,贵在用法”。

4.关于教学能力的评价。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板书、教态与教学机智等方面的能力。主要看教师是否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自然大方的服饰仪表,亲切庄重的言谈举止,可从课堂教学言语、教态中体现出来,可从处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而判别;是否有落落大方的板书设计,挥洒自然地运用教具或电教设备,很容易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判别。

5.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其效果是否明显,从两个方面来判别,一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情况,从知识教学的落实情况,思想教育情况,能力训练情况,课堂气氛活跃情况,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等方面来判别;二是从学生当堂知识掌握合格率是否在80%以上来判别。

三、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定量评价操作实施要点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价问题,文(1)已经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标准,但对于各项的得分如何给出,还缺乏操作性。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基本上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较少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不能体现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2.教学内容掌握正确,能反映目标,讲课无科学性错误,能分清主次轻重,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难点、疑点,面面俱到,主次轻重不分。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意启发引导,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学结构合理,讲练时间安排恰当,有效地进行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教法单一,启发引导不甚得法,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照本宣科或无目的问答,注意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

4.教学能力课堂组织管教管导恰当,语言准确清晰,形象生动,教态自然亲切、板书工整大方,布局合理,注意运用教具,提高教学效率,应变能力强;课堂组织能注意管教管导,语言尚准确清晰,教态自然,板书较工整简要,布局尚合理,尚能注意运用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5.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练习正确率达80%以上,各类学生都得到提高。评价标准、操作要素会随着数学教育改革深化、发展,而相应地发展、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地修改它、完善它,才能使之为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作出它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