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思考

杨丽霞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137400

摘要:农民工基层服务平台是促进和帮助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依法维权、公共服务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有效服务形式。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主要工作是立足于基层、面向农村和农民提供劳动保障民生服务,主要服务包括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养老保险等,是个多功能的服务机构。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也成为基层政府着力推动的一项民生工作,但是在目前建设的力度却因地域的不同而效果各异。

关键词: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随着劳动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劳动保障工作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劳动管理的企业从国有企业扩展到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管理的对象从城镇职工扩展到集体职工、非公企业员工、农民工、自谋职业者。社会保险已向全民社保发展,养老保险从城镇企业职工扩展到城乡居民(新农保)、被征地农民;医疗保险从城镇职工扩展到居民、学生、农民。劳动保障覆盖面的扩大,其管理工作的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如何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已成为当前深化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意义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作用明显,一是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直以来,广大的农民朋友因为缺少相应的就业信息和渠道,在就业质量上也跟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乡镇基层平台建设,就能够给农民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二是改善民生,就业和养老保险,我国已经有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但是对于居住在农村的城镇居民,却还缺少相应的服务。为此,加强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执政为民的体现。

2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劳动保障制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平台的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他们在基层接触面广的优势,积极做好劳动关系协调,社保扩面,特别是新农保实施后的参保扩面工作,为劳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目前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劳动社会保障事业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对上级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实,工作不力,没有把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放在重要工作议程中。二是一些地方对基层平台的指导服务不到位。基层平台的一些必需的工作设备、信息化建设、各种培训均不到位。三是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任务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平台工作量大、任务重、管理复杂。同时,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兼职过多,且专业知识缺乏,不适应现在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

3加强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建议

3.1明确基层工作平台的职责

在劳动方面,负责辖区内企业用工管理、劳动合同备案、简易劳动争议调解,一定限额内工伤事故认定,帮助失业人员就业等工作;在社会保障方面,负责社会保险扩面,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工作。

3.2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劳动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有些政策变化很快。为此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将政策方面的文件直接下发至基层工作平台,及时将新规定、新政策传达给基层工作人员。同时,要及时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障、劳动管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

3.3是加强检查督导,促进平台健全完善

全国各地发展水平不同,平台建设起步阶段也不一致,应该通过检查督导,掌握各地平台建设的动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总结典型做法,推广好的经验。要通过检查督导,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保障农民工劳动安全,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等。要在检查督导过程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技能培训工作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3.4是加强农民工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要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窗口作用,使乡镇、村级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站)真正成为农民工之家。要进一步发挥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作用,保障他们的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提高对农民务工技能培训的成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要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为农民向农民工转变提供各项服务。

3.5提高认识、重塑地位

加强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是党和政府立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共同构建中国梦的一项重大部署,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劳动保障工和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当成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一是要建章立制,设置一定的量化指标,要求各基层政府将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切实把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落到实处。二是要强化考核,基层政府对于平台建设的效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上级奖补资金挂钩。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创新创特,打造特色基层劳动保障平台。

3.6完善机构、健全制度

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不但要完善机构,也要解决工作机制的问题。一是立足农村,既要有足够的政府部门的全日制人员组成的劳动保障工作队伍,也可以探索在各村招聘有责任心的村干部或村民担任劳动保障协管员,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工作机构。二是要在制度考核上下功夫,采取奖惩结合的办法,最大程度激发工作人员的活力。比如,设立奖补资金,完成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给予奖励补助,对于长时期无法完成工作的人员进行诫勉谈话等。三是要善于拿来主义,学习一些平台建设工作较好地区的经验,为我所用。比如,不少地方将劳动保障部门实行条管,直接归属县级劳动部门管理,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7解决好基层平台的工作经费

各地应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层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平台建设的各项资金。将基层平台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工作人员的性质落实好人员经费。各级财政应安排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工作场所、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必要的办公设备与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实行专款专用。

总结:总之,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基层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实,为劳动保障政策工作下移,服务下移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参考文献:

[1]周杰华.打造规范化的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J].中国就业,2013(05).

[2]唐树成.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就业服务的前沿阵地[J].中国就业,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