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高中政治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

王志杰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校628400

政治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察能力,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试图通过集中训练来获得能力,效果往往很差。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四种能力决非短时间内能够形成。因此我主张:从高一开始把时政引入课堂。有人说基础年级学习时政是无用的,高考时这些时政已经过时了。殊不知,时政虽然过时但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却留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基于此,我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培养能力的实践,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课堂教学针对性引入时政

到目前为止,政治课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有必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层面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把握难点,使用精练的语言来准确地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教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教材实例,合理引进时政热点。这样,政治课的教学就会生动有趣和引人入胜。为了恰当地引入时政素材,教师要注意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是选材的共同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一般来说这些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虽然独家报道可能引起兴趣,但它会让学生有远离自己生活的感受。因此,我经常选择新闻广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半月谈、广元日报等学生熟悉的材料。学生常有“怎么我没有想到”“原来个中竟有如此奥妙”的感慨,逐渐地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求知欲,培养了良好的兴趣下的自学精神,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在预习中引入时政,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我设立了“预习通知单”。根据教材的合理设置,时事的巧妙介入是制定预习案的关键。例如,教学“纸币和通货膨胀”时,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1.你手中有一百元假币,你会怎么办?这么做的原因?

2.如果你的父母明天要增加1倍薪水,这是否是件好事?

3.物价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样,从基础开始,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设计,他们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

三、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知识点评。指的是在预习导学案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列出观点;然后,通过讲解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后总结,要求学生对自己列出的观点进行评论,老师再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是建立一个扩展型的“研究和使用”:你还能用这些知识分析哪些现象?从而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2.时政快讯。政治课不应该只注意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他们也不知道窗外的任何东西。为此我特意设置了时政快讯栏目。时间通常是每周一次,但不确定。内容可以是国内外的大事,也可以是班级或学校的新闻。在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及时准确报道事件、报道效果好的通讯员给予奖励。时政快讯使课堂气氛焕然一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使学生得以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3.课本剧。课本剧是指为强化教学内容,根据课本题材组织学生编演舞台剧的一种活动形式。一般来说,语文课的小说单元、外语课的口语训练常采用这种形式。为了提高政治课的参与意识,我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础进行了改进,以适合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具体方法是根据教材的知识或某个社会热点,并借鉴成功电视栏目的形式,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学生作为记者、主持人和嘉宾进行访谈,编演案例。在解释“税收及其基本特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话题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团组中,评选出最佳主持人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表演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了他们的基础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各方面的素质。

实践证明,上述各种教学方法在班级和课外活动中的灵活应用,彻底改变了学生对传统政治课的印象,使学生将被动吸收变为主动探索,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做法一般都是在高三下学期开设热点专题课,但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时政,或知识零散,突然整整一本热点书都要在短时间消化,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很大,知识接受效果差。有人说,在基础年级设置热点是浪费时间,而且在高考时热点都变冷点了。事实上,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了解历史可以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用知识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永远不会过时。我记得在过去几年中所设立的一些主题没有白设,例如国有企业改革、农村问题、经济全球化及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关系等都促成了高考热点话题。当学生了解了事物的前因后果,理解新问题是深刻而轻松的,节省了关键时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