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技术探讨

黄深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局朝阳市122000)

摘要:电能测量主要依赖于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会对供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在电能计量装置对电能进行计量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误差产生。本文阐述了电能计量装置的主要作用及其安装要点,对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其控制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作用;安装要点;误差;原因;技术措施;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主要作用分析

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电力生产特点是发、供、用这三个部门连成一个系统,不能间断的同时完成,而且是互相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他们如何销售,如何经济计算,就需要一个计量器具在三个部门之间进行测量计算电能,这个装置就是电能计量装置。如果没有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三个方面就无法进行销售、买卖,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中非常重要。因此在电力系统发、供、用电的各个环节中,装设了大量的电能计量装置,用来测量发电量、厂用电量、供电量、售电量等。从而为制定生产计划以及计收电量等方面提供依据。

二、电能计量装置安装要点的分析

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的基本步骤。在对电能计量装置级别进行确定时,需要通过对用户对电能量级的大小进行了解,确保所确定级别的准确性。导线截面积要合理,这样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具体安装时,需要将相线和中性线区分开,对互感器所具有的极性进行了解。电能计量装置连接时需要严格按照连接的顺序进行连接,当接线完成后需要利用万用表对其进行检测,确保连接过程没有错误。在完成接线后,需要对电能表装置的电气螺丝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拧紧,并与施工图进行对照,保证没有错误发生。最后需要在电能表、接线盒及计量箱上加装封印,有效的确保计量装置安装的安全和可靠。

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时应具备的条件。在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开始之前,需要确保安装环境的干净性和整洁性。对于安装环境中存在热源的情况,在安装时电能计量装置要与热源之间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有效的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的防护。在安装环境中不能存在腐蚀性气体,要保持空气的干燥。电能表要垂直安装,安装时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可以将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中间的连接线安装在一个接线盒内,这样对于后续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具有较好的便利性。

3、接线的方法。在具体接线过程中,要区分好极性,同时所有地线连接时都要进行接地处理,提高电能计量装置雷雨天气时防雷水平。在连接电流互感器和电能表时,连接线避免使用简单的单线或是双线,如果应用两个电流互感器进行连接时需要利用4线进行连接。

三、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其控制的技术措施

1、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原因分析。主要表现为:(1)电能表误差的原因分析。电能表在计量过程中主要是以电流表计量作为基本原理,同时电流计量元件又较为敏感,在制造过程中还会受到精度的制约,这就避免不了会有误差产生,从而导致电能计量过程中出现偏差。第一、当选择的电能表不当时,则会对其测量的精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如部分电流互感器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当采用宽负荷电能表计量时,必然会导致计量误差产生。第二、电能表接线时如果接线方式不正确,这样在对电能进行测量时必然会产生误差。(2)互感器误差的原因分析。在对电网进行测量时,电压和电流会出现压变及流变的现象,无法保持永远不变的状态。同时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制成时主要依赖电磁感应作为基本原理和规律,这样在电磁感应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磁滞效应发生,从而使其中铁和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实现电气隔离,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电流会出现放大或是缩小的情况,从而导致合成误差产生。这种误差产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在一起不断累加而造成的。(3)二次回路压降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分析。在对电能计量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二次回路连接线来完成测定工作,一旦电压供给缺乏稳定性时,一次回路高压会产生电流和电压脉动及波动的情况,电路会有相互扰动产生,从而导致二次回路出现压降波动,进而对电流互感器和电能计量元件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电能计量误差。

2、电能计量装置误差控制的技术措施分析。电能计量装置误差来源于很多方面,为了有效的降低误差,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以防范。(1)减小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技术措施。在对电能表选择时,要选择精度较高、功能损耗较小及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电能表,同时还要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流比,确保电流负荷的正常。对于分季节性的用电客户,在选择电能表时宜选择多变流互感器,同时计量方式也要确保准确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小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2)减小互感器合成误差的技术措施。由于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会导致电能计量装置出现合成误差,因此需要合理组配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有效的减少互感器合成误差。在具体组配过程中,尽可能配用比差较小的传感器,同时大小、角差符号都在保证相同,这样所组配的传感器与电能表具有较好的配套性,并对电能表测量准确性进行检查和及时调整,对互感器误差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的减小互感器合成误差。(3)减小二次回路在压降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技术措施。从二次回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然后选择合适的二次导线的界面,并且对其长度进行缩短处理,在满足一定的负载条件下,把电缆的截面面积确定好,并且在电压降解的相关规定下,确定好导线所需要的长度,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导线截面面积不能小于至少是2.5平方毫米,此外,二次电流连接的中间部分没有接头,在导线转动的部位应该满足一定的长度,在运行之前,必须对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产生的二次负荷进行测量,并且在相应的负荷范围之内进行。如果计量超过了35kV,那么就应该选择使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同时不用把隔离开关安装上,但是可以将熔断器安装,对35kV以下的计量,不用安装熔断器,电流和电压的回路应该设置专用的二次回路,并且必须与测量回路进行分离。同时还要对计量电压进行监测,这样可以保证熔断器不会出现熔断的现象,如果熔断了,应该马上发现,并且分析其原因,用最快的时间想尽办法使其恢复正常。(4)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当电流负荷处于正常情况下时,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需要保证在60%左右,同时用户在用电过程中要能够与这种负荷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证计量的准确性。(5)合理运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对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荷变化不明显时,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对二次导线电压存在的比差和角差进行有效补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利益,无论是电能计量装置的质量、配置,还是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都会导致计量误差的产生,从而影响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需要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有效性,确保其计量准确性的提高,从而有效保障供用电双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陈鹏.浅析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原因及控制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

[2]张金宝.降低电能计量装置误差技术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08)

[3]李丽.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技术分析研究[J].电子制作,2014(11)

[4]米晓霞等.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