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等职业学校团体心理活动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论中等职业学校团体心理活动的必要性

陈依妮

陈依妮

(沈阳中医药学校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就近年来对我校学生进行的大规模心理普查结果表明:有20%~3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有相似问题学生开展团体心理活动,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中职学生;团体心理活动;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21-02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旧价值的撞击,导致中职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校有20%~3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敌意、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情感问题和学习问题等。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往个体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媒体宣传等以知识普及式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由于受人数及效能的限制,已不适应当代中职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逐步地认识到仅仅把问题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不够的,[1]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内地,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性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2]通过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并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让团体来陪伴成员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难题和障碍,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路,充分发挥潜能,迈向丰盛人生。实践证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普通中职学生的人格成长,增进心理健康。[3]总之,中职学校团体心理活动的开展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

1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高层次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其他素质不可能培养起来。因此,开展团体辅导是中职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2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是中职学校客观环境的需要

2.1中职学校中自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团体。[4]团体一词内涵丰富,不仅仅指那些为解决个人问题而组织起来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团体。团体是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依存,彼此间互动的人群结合体。团体的特征表现为:有一定的规模,成员具有共识,彼此互动,有团体规范。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团体心理活动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2.2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活动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心理辅导员如果把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仅局限于个别辅导的话,他也就限制了自己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

2.3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在团体活动中,团体可以让学生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可以增进信心,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

2.4团体心理活动使教师工作更富有成效:在团体的场合认识教师,或者体验到与教师同学一样的愉快经验,过去的疑惑戒心可以消除,不再避开教师。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改进自己的态度。经过团体讨论,交流分享,将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更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的关系。

3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是提高心理教育效率的需要

3.1团体心理活动影响广泛:对于每个团体成员来说,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在团体中不论交流信息、解决问题、探索个人价值、还是发现共同情感,同一团体的人都可以提供更多的观点和资源。多个为共同目标而来的成员聚在一起作为团体进行活动,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满足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不断增加的需要。

3.2团体心理活动效果容易巩固:团体心理活动创造了一个类似社会生活的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在充满安全、支持、信任的良好的团体气氛中,成员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可以尝试某些新技巧和行为。

4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经历着重要的人生转折,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成长、心理素质的发展、潜能的开发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对健康的积极向往,一种希望发展,或希望人的各种潜力都得到实现的冲动。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为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性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活动在处理一些心理问题时有优越于个别心理辅导的地方,在心理辅导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人际关系适应不佳的人有特殊用途。让所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从“心”开始,用智慧来维护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建设心理健康,保卫心理健康,努力地为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封国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探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2]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3]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4]张平教师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手册中国心理学会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