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运用

冮健

身份证:21072619810318XXXX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033300

【摘要】本文针对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简要论述,探讨了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运用。

【关键词】机电设备;煤矿生产;设备管理

一、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

1机电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当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部分煤矿看重产出却轻视投入的现象,导致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不够,很多资金都不能够到位,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改造明显滞后。而且,随着近年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这些问题也愈发突出。例如,很多煤矿的井下老化严重的设备仍在运行,没有及时地更换;还有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仍未淘汰,还在使用;一些煤矿的开采、挖掘设备严重老化,设备的机械化较低、安全性差;对于供电设备的保护度不够;缺乏安全监测系统等等问题,这不但会严重地制约煤矿的生产效率,还会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2机电设备的检修不及时、不到位

当前正规的煤矿大多都采用了采煤机、掘进机等一些先进的采掘设备,由机械化逐步地迈向自动化,但是,长时间的运行以及运行中操作的失误都会损坏这些设备。因此,对设备的检修一定要认真、全面。然而,由于煤矿的员工素质不高、设备陈旧、维护的工作量大,所以对于设备只是坏了才去修,设备的年检、月检却很难进行。

3机电专业的人才缺乏,在岗的人员素质低下

有些煤矿企业成立了很多安全教育的培训机构,培训搞的不少,经费也花的不少,但是收效却较差。煤矿的工作危险、很脏、很累,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就比较缺乏。而且,现在的煤矿行业的职工队伍里的人员很不稳定,造成设备的操作和检修水平无法及时得到提高。可以说,正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和维修的认知不够,才导致可事故的频频发生。

4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比较低下

煤矿企业的生产任务一般都比较紧,有些领导就盲目地追求眼前的产量,其管理的理念比较低下,还没有树立当今机电设备管理的新理念。正是因为管理的理念较为滞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最终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二、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煤矿机电人才的培养机制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人才质量的背景下,企业的人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可以说,技术人员承载着科技的普及任务,要想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使用、管理以及维护,我们就必须要对人员进行有必要的技术培训,来提高整体机电人员的质量达标意识。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培养一批高、精、尖的全面人才,对新工人进行特殊的实际操作培训,煤炭企业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力度,在福利上放宽待遇,为人才创造良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大对现有人才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的培训。此外,要努力建立与生产系统并列的机电管理系统,给予机电部门相应的职权,做到管理的有效实施。

2、对现场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要对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发挥机电管理和生产的双重职能,安检部门做好监管工作,并要制定严格的评分办法,将干部与普通人员的上岗资格做到明确考核。要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要对生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检修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办法,将检修的时间做好记录。各个生产部门要依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要保障设备一般隐患在当次及时解决,避免发生设备在存在故障的情况下坚持工作的情况。

3、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无论是各行各业,制度是生产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可以对工作进行有效地指挥和监控。只有加强和完善各项制度,才能保障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要大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以及工种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将责任管理落实到人头,实行各个部门专项负责制,做到人人参与管理、人人负责,使安全工作落实到各个岗位,将制度的优势在生产中发挥最大价值。

三、在用机电设备的经济管理

在用机电设备的经济管理是指对机电设备运行中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以及在它们运行中经济合理性的分析。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分析其投入和占用的比例关系,达到取佳优化使用。

1、首先要抓好在用机电设备的数量管理

数量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数量管理的目标是要做到数量清,状态明,帐卡册物相符。突出解决设备使用方面的混乱现象,杜绝无人负责和扯皮的问题。矿井设备在籍多,设备量大,由于矿井老化,战线长,分布地点比较散,靠人工帐卡物册等工作已不适合现代管理要求,要依靠信息化技术完善管理,要将全矿在用设备建立档案,输入计算机进行程序化管理。对设备产地,性能,技术指标,使用时间,分布位置,使用状态,使用效率以及现场使用情况、管理维护人员等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做到各状况一目了然,类别明确、责任人明确,从而使管理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其次是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人员的管理。

2、设专门的管理组织和机构,成立专业管理小组

井下作业场所随着采掘工作面的推移,运输巷道的增、减而改变较大。在用机电设备也随之而移动变化,这就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各种设备的移动分布情况,直观地掌握设备的使用、备用、待修,闲置等属性变化,将信息反馈到计算机管理中心,及时调整信息内容。为决策层提供真实的现场第一手资料,根据实际情况,或回收、或维修、或调剂使用,从而使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3、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自动化远程监控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设备数量,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四、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优劣是涉及矿山生产安全,投入产出比例是否匹配,对矿井的发展起到致关重要的一个大方面。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提高现代煤矿机电管理水平,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才能使煤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富裕。

参考文献:

[1]张膑.浅议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与生活,2010(5).

[2]汤井林.地方煤矿机电管理[J].煤炭技术,2006(5):9.

[3]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