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探讨

赵晓琳

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河道的修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下去,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到河道修复中,不断研究新的生态修复技术,在不影响正常工农业情况下,在具体污染情况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制定相应的保护及管理措施,改善河道水生态,增强河道水资源的自净能力,保持河道水流量的稳定性,保护生态的多样性。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技术

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要方向,近些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却不断提高。人们积极提出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将生态发展作为河道管理的基本方向与发展核心。当前,在河道发展中,生态问题不断凸显。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人们开始进行河道修复和治理等,积极从设计、施工、应用、管理等方面改善河道环境,还河道发展一个循环生态模式。

1生态河道治理思路

河道的治理工作需要在河道的陆域控制线内完成,为了保障河道很好地实现防洪、排洪以及抗洪的功能目标,还需要加强对人工修复工作的重视,促进河道实现水生态修复,从而构建较为和谐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根据治理河道的工作特点以及相关要求,在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对影响河道功能的因素的思考、识别河道天然资产以及注重治理河道的生态秩序等。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河道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河道治理的措施。治理生态河道时,需要遵循协调性、自然性、综合性等原则,在设计河道修复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1)要确保修复过后的河道能够实现河道的基本功能;2)对亲水活动的安全问题加以考虑以及注重河道生态景观的需求;3)充分利用河道周围的地形、水文、生态等方面的自然景观,以及对河岸、水下的物种,从而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4)对经济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在确保生态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河道的治理成本,并规划好后期维护工作,确保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2.1利用微生物强化技术

可以采用在河道中加入经过专门的培育和筛选的微生物菌种来作为促生剂,加快河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促进河道中水资源的净化,同时能够促进河道中自有的微生物的生长,增强河道对于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能力,提高河道的自净功能。

2.2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

水生植物净化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净化污水的作用,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利用能够吸收降解污染物质的水生植物来达到净化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不管是怎样的水生植物都是有一定的承载限度的,如若水质污染的太厉害,超过了该水生植物所能承担的极限,就不利于其生长,更达不到净化的目的,因此,运用此方法必须在污染不太严重的时候进行。

2.3建造人工湿地

对于人工湿地的建造要具体到不同的河道状况,要依据现有河道的地形走势来建造人工湿地,一般是在河道的适当的水位线的上方建造人工湿地,多为人工生态湿地小岛,人工湿地不仅可以处理废水而且同时具有美观性,有着保护生态环境、高效率低费用的优点,可直接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其基本原理就是基于由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当污水经过的时候截留住污水,然后对污染进行过滤,有害物质吸附在植物附近,进行污染物的降解,最终由植物将污染物吸收进行降解净化。

2.4活水饮水工程修复

对活水以及饮水工程加以修复时,主要使用清水补给以及活水循环的技术,活水循环能够加速水体的流动,该方法适用于坑塘区域或者城市缓流河道,通过利用太阳能或者风力来实现水体的流动。清水补给的方法适用于城市缺水地段,实现对城市水量的补充,能够有效改善水体滞留、缓流的情况,从而提升水体的流动性,借助城市雨洪水、再生水以及清洁地表水来补充水源,从而加强环境容量以及水体的流动性,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有效净化城市径流雨水,并缓解城市水体滞留现象。在开发城市地表水时,需要加强对水量的动态变化,从而防止对周围的环境以及水体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再生水以及补水措施来深度净化水体,从而实现对水体水质的补充。

2.5生态护坡技术

在使用生态护坡技术时,应将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景观为原则,在确保护坡满足一定的质量强度的基础下,检测其安全性以及持久性。在关注建设工程生物效应的同时,还应关注环境效应,从而实现水体与生物的相互涵养,创造出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该项技术是在稳定的边边坡形态的基础上,确保生态系统能够自我修复并自我运行。近年来,河道治理工作中广泛使用生态护坡技术,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水生态系统修复中,生态护坡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对农业污染的拦截,从而给生态修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2.6断岸、护岸设计

河道断岸、护岸等设计,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断岸设计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复式断面和梯形断面。复式断面占地面积较大,对生物的正常生长有利。同时,剩余出来的滩地能够设计成景观休闲区域,增加河道应用功能,将景观、生态二者合一。梯形断面的优势在于涉及范围较广,同时可以节省占地面积。它有助于开展生态河道建设,提高生态效益,减少生态建设期间的破坏范围,形成大面积的绿植覆盖。两种设计方案,都需要根据实际河道生态建设需求进行选择。护岸设计也分为两种形式,即自然生态、人工生态。自然生态主要是一些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生长区域,利用其自身优势形成河道的天然屏障,防止河道修剪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在生态河道治理中,首选应该选自然生态护岸,其可以根据植被吸收功能,及时将河道污染吸收与分解。但是,一些河道的生态修复不能应用自然生态护岸模式,例如,水流较急或破坏面积较大的河道,需要选择人工护岸方式。

2.7水质修复设计

水质修复设计主要分为两个角度,即空间设计、治理方法选择。在河道生态治理中,人们可以根据植被属性、生长状况等了解水面变化,在周边布置不同类型的植物,提高河道的生态吸收能力。布置水面植物时,人们一定要考虑航运与泄洪因素,满足两者需求后,才能进行布置。生态河道治理期间,人们可以从以下角度选择治理方法:微生物强化异位脱氮技术、异位除磷技术、外源生态消减技术、水体复氧及净化技术。选择生态治理方法的第一条件是适合本地河道现状,同时人们要考虑河道景观、河道空间布置、通航、排洪等因素,以水体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从污染源控制、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两方面着手,最终全面恢复河道生态系统。

结论

河道生态治理是保证河道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手段,优化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能够帮助城镇更快地恢复和发挥河道的正常功能。与此同时,河道生态治理可以促进河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镇建设期间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喻惠花.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280.

[2]谷心奎.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342.

[3]李文明.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3404.

[4]黄鑫宗,骆娴,黄文科,等.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