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韩凤红

胶州市妇幼保健院山东青岛266300

摘要:目的:构建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产科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的测定和评价。方法:本研究依据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胶州市两所三级医院的产科病区作为调查对象家进行调查问卷咨询。结果:将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专家们对产科护理项目的总认可率达到90%以上。结论: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产科护理水平意义重大。

关键词: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病患对于医院的护理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中。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质量,也是医院在人们心目中良好形象的根基[1]。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在于有一套测定和评价护理工作的体系。现将产科的产妇和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先进的质量保证模式,探讨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该体系可以测定和评价产科的护理质量,有助于提升产科护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胶州市两所三级医院的产科病区作为调查对象。两所医院中,一所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以下简称甲医院),另一所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以下简称乙医院)。三个病区包括甲医院的一个产科病区(共有床位36张)和乙医院的两个产科病区(共有床位50张)。

1.2方法

1.2.1筛选指标方法

(1)现况调查与专家咨询

对要素质量护士素质和床护比例中的4项指标标准值的设定[2],采用现况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以问卷法收集资料[3]。自行设计问卷,对胶州市不同级别医院的产科护理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最佳的护士素质结构和合理的床护比例提请专家进行了咨询。

(2)问卷调查

指标中的母乳喂养有效率、产妇的满意度、产妇健康教育知晓度是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得的[4]。通过向出院产妇发放调查表来了解产妇的母乳喂养有效率、产妇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度,具体方法为:母乳喂养有效率(%):母乳喂养测定有效的产妇数/被调查的产妇应答人次数。产妇的满意度(分):出院产妇对护理质量评价得分之和/问卷应答人次数。健康教育知晓度(分):出院产妇健康教育知晓度得分之和/问卷应答人次数。

根据两所医院产科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产前、产中、产后较为重要的护理项目。为了详细的了解这些护理项目是否存在专业性,以及对其重要性进行再一次的定位,特请来胶州市从事护理管理和产科护理的10位专家进行咨询,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再一次的反应出产科重要护理项目的内容。

1.2.2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piData3.0将数据进行录入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ASB.0统计软件、EXCEL2013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2.调查结果

2.1各医院各调查表指标值的得分与比较

对甲乙两所医院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指标值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甲乙两所医院母乳喂养有效率[5]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医院的母乳喂养有效率高于乙医院的母乳喂养有效率;健康教育知晓度在两所医院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甲医院的产妇健康教育平均得分高于乙医院平均得分;而产妇的满意度得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所医院的产妇满意度均在95分以上,说明产妇对两所医院产科的护理服务都达到了较高程度的认可。

2.2指标标准的确定

依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等要求[6],结合大量文献研究[7],经过专家咨询论证,确定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标准。

2.2.1一、二、三级指标框架

本次研究中的10位专家均通过了护理质量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的分析与统计,其权威系数达到0.987,说明专家的结论具有权威性。

由上表可以看出,病人对各个护理项目的认可率均达到于80%以上,说明该护理质量框架具有可行性。

根据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确立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组织领导”,“护理资源管理’,、“临床护理服务”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这四个方面蕴含着持续质量改进思想,也是医院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医院管理者和护理部管理者根据内外部顾客的需求(包括患者及其家属、政府、内部护理工作人员)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的组织领导工作,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方案,策划为达到质量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组织领导”,明确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所需的资源,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并进行管理,以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资源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有序的情况下,医院护理工作者按照工作方案和相应制度规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职责,定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审核,发现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持续改进的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大大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结束语

通过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及美国健康保健评鉴联合委员会制定的质量保证模式为理论指导,以胶州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三个产科病区住院孕产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借鉴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通过临床调研和专家咨询相结合,总结出产妇在产前、产中、产后所涉及到护理质量的项目,通过拟定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框架并且进行探讨、修改,有利于该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适应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针对产科护理工作给予一个合理的评价,提高了产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改进。

参考文献:

[1]于秀荣.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

[2]顾霞琴.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S2:531-533.

[3]张宏霞.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对基层医疗机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15,04:303-305.

[4]高云.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

[5]兰秀秀,黄小红,李巧平.层次分析法在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3:32-33.

[6]吴妙琴,钟丽红,陆丽,肖翠珍.层次分析法在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1,12:114-116.

[7]严淑芳.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24:18-19.

[8]杨芳.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外医疗,2008,32:18-19.

[9]张程,张晓舞.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