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防护用品的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我国劳动防护用品的现状及对策

张元平

关键词:劳动防护用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产单位

一些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产品标准。比较普遍的问题是,生产的产品没有按照产品标准进行生产,没有按要求到相应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批检,销售的产品没有批检报告,产品标识不全。还有一部分不具备条件的无证生产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按照产品标准生产,偷工减料,导致假冒伪劣的劳动防护用品充斥市场。

1.2经营单位

劳动防护用品市场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严重,特别是安全帽、安全网等,加上一些中小企业在采购劳动防护用品时,基本上无辨识能力,给假冒伪劣产品有了可乘之机。一些经营者缺乏劳动防护用品相关知识,为了生存,经营假冒伪劣和“三证”不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在市场上竟然可见2~3元就能买到的安全帽,其质量可想而知。

1.3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企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视程度不够,选用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第二,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有些企业不按规定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有些企业虽然有采购、发放制度,但验收、保管、使用、更换、报废制度不健全。第三,部分使用单位对目前涉及劳动防护用品的法律、法规及配发标准了解不清。比如,有些国有大型企业,知道应为安全进行必要的投入,也舍得投入,但由于对相关规定不清楚,造成所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三无”产品。第四,有些企业以发放钱物来替代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有的民营或股份制企业甚至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部分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从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实际情况看,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发放配备的情况较好,而中小型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发放配备的情况较差。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和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问题较为突出。例如,某省在检查的所有施工现场中,没有一个单位按照标准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保护足趾的安全鞋;安全网的检验报告显示,在用安全网多数是过期无效的,很少有符合规定的批次检验报告,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这就对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1.4从业人员

一些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未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有的工人在建筑工地作业嫌热不戴安全帽;有的工人在五六米高的设备上修理作业不系安全带;有的工人在氨气车间作业不戴防毒面具;有的工人在纺织厂震耳欲聋的车间里作业不戴耳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宣传教育不到位;二是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三是有些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家技术落后,产品更新换代太慢,使得产品在舒适度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从业人员的需要。

1.5监督管理机构

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对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工作不重视,在日常监督检查和审查中没有把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监督管理不力。

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设想与措施

2.1组织人员根据《管理规定》编制配备标准

目前,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严重地影响了各级安监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的监督管理。为了切实落实《管理规定》,保障广大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尽快组织人员编制适应发展需要的全国统一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2.2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认识

各级安监部门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召开有关会议、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的宣贯,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知识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对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的执法意识与执法水平,统充分交流一思想、统一对存在问题的理解,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意识和广大从业人员对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认识与自觉意识。

2.3强化对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的管理,推动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

各级安监部门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难度。为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作为配套文件,要求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各级安监部门应借此有利时机,积极配合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共同从源头上强化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2.4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目前,我国的劳动防护用品经营市场较为混乱,产品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为了有效治理劳动防护用品市场,各级安监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与工会、工商、质检、建设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有效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营。

2.5重点抓好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于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是各级安监部门监管工作的重点所在,也是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各级安监部门应将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逐渐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安监部门应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便于使用单位和广大从业人员有章可循。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章不循的使用单位,要依法进行处罚。

2.6建立长效监督检查机制

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监管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确立每年1次的全国性专项监督检查长效机制,而各地安监局也应制定相应的长期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2.7充分发挥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机构的作用

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机构是保障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的重要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为各级安监部门和管理中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应为生产企业提高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档次、品种和科技含量提供技术帮助,真正使我国的劳动防护用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结束语:

根据目前社会和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劳动者的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发工作,对于当前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过程中,因为管理人员对于劳动用品使用功能的判断失误,和不了解劳动现场的环境情况,对于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劳动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应当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核心,进行相应的完善工作保证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安监总局.给劳动者配备不达标劳防用品将受处罚[N].工人日报,2016年2月.

[2]叶海霞.我国劳动防護用品监督管理现状和对策[J].防护装备技术研究,2016年第1期:24-28.

[3]马海澎.劳防用品监管的困与解[J].现代职业安全,2016年第2期:特别策划_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