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刘雪萍

刘雪萍

(940医院安宁分院感染科;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6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肝性脑病的患者多数都有明显的诱因和先兆症状。结论及早发现早期症状,分析诱因,并给予早期护理,可防止昏迷的加深,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肝性脑病;临床观察;护理对策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1],主要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常反复发作。临床上除原发病外,还会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发病之前往往会有明显的先兆症状。本文对60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总结,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别进行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肝性脑病患者,其中男54例,女6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5.2±6.8)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7.2±5.4)年。全部患者均符合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60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基本相同,即保肝、纠正肝性脑、维持酸碱平衡及对症治疗。在护理方面,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观察多数肝性脑病早期有性格改变及行为异常的表现,如欣快激动、沉默寡言、定向力及理解能力减退、睡眠规律紊乱、昼夜颠倒等。其表现可以多样化:原抑郁寡言者可以突然兴奋多语,语言混乱;暴躁骂人、烦躁不安;答非所问,计算力、定向力障碍;无意识地来回走动,尿床等。护理人员必须经常巡视病房,可采取与患者交谈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反应性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记忆力、计算力等。可以采取最简单的提问方式,如多十以内加减法等。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在回答这些简单问题时,常反应迟钝,甚至出现错误。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早期对肝性脑病采取治疗。

1.2.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诱因,并设法消除诱因,积极预防感染。

1.2.3加强饮食管理。饮食护理是预防肝性脑病的一项重要措施[2]患者的饮食应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保证热能供给,维持每天能量代谢的平衡,同时还要做到低盐、低脂,少食多餐。在发病初期患者应禁食蛋白质,这样可使肝脏负担减轻,到神智清醒后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以植物蛋白为主,严格限制动物蛋白,其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消化能力来控制。

1.2.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毒素,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液体。灌肠液禁止选用肥皂水。灌肠时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动作要轻柔,选择较细的肛管,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由于右半结肠是产氨最多的部位,灌肠时患者先抬高臀部,然后向右侧卧位,灌肠结束后嘱患者右侧卧位,保持1~2h。可采取以下有效方法:灌肠方法:0.9%的氯化钠100ml,加乳果糖30ml,右侧卧位后,将臀部抬高10~15cm,肛管插入深度为30~35cm,灌入药液后保留20min。采取这种卧位方式可以使药液充分进入产氨最多的右半结肠[3]。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7例,好转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肝性脑病患者因病情变化,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来发现患者的发病先兆或潜在的诱发因素,及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和消除诱发因素,这是治疗和护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管理维持了正氮平衡,降低感染率,促进肝脏修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消化道护理减少肠道内氨等有毒物质的产生和吸收,从而减少脑组织内的氨等有毒物质。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了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肝性脑病的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等.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1-242.

[2]张艳.预见性护理防止早期肝性脑病病情加重的临床观察.2014,42(12):1509-1512.

[3]张志红.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99-100.

[4]陈朝华.预见性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322-323.